大的杀伤力,子铳实际上是一枚小火铳,一般备五至九个,事先或轮流装填弹药备用。使用时,先把一枚子铳装入母铳的装弹室中,发射完后便将空子铳退出,换装另一枚子铳。因为子铳可以轮番装换,减少了现场装填弹药的时间,因而提高了发射速度。
其二是装弹室加大,佛郎机
的装弹室一般占母铳全长的四分之一,宽度相当于口径的二至三倍,敞口较大,便于子铳的安放。
其三是管壁厚,能承受较大的压力和强度,保证了弹药发射时的自身安全。
其余的优点,像是装有瞄准具、配有准星、照门等装置,能对远距离目标进行瞄准射击;佛郎机的后部都加设了炮耳,从而可将炮身置于座架上,炮耳可以转动,使火炮的射击角度得以俯仰调整,控制射程并提高命中率等等。
正是因为有着这些优点,佛郎机炮才引起了明朝官员和朝廷的高度重视。历史上嘉靖元年,葡萄牙派五艘武装舰船驶至广东珠江口外,企图以武力为后盾,占据广东一岛屿。遭拒绝后即开炮轰击守军,当葡舰侵入广东新会西草湾时,被当地守军击败,缴获两艘舰船和船上火炮二十余门,按其国名将船上之炮称为“佛郎机”。
嘉靖二年,原担任过广东白沙巡检,与葡萄牙人有过多次接触,熟知佛郎机性能的明朝地方官员何儒,带领有丰富经验的广东工匠奉诏到南京,在当时设备精良的火器制造处操江衙门开始了佛郎机的仿制。
嘉靖三年四月,第一批三十二门大样佛郎机仿制成功。
《大明会典?火器》中详细记载了这批佛郎机的情况,它们全部用黄铜铸成,每件重约三百斤,母铳长二点八五尺,另配四个子铳,可分别装填火药,轮流
发射。
紧接着,明朝又陆续仿制了数量更大、形制更多的各式佛郎机,装备北方及沿海部队,使明朝守边的战斗力大大加强。
明朝工匠仿制的过程中,除保留和吸收国外佛郎机的优点长处外,还作了许多新的革新和改进,使之更适于明军各种条件下实战的需要,明代仿制佛郎机的情况,在《明会典》和戚继光兵书《纪效新书》、《练兵实纪》中有详细的记载。《明会典》记仿制的佛郎机就有大样、中样、小样三种。
此番炮营扩编,刘衍便想要将炮营原本装备的佛郎机炮全部更换掉。
炮营现有的佛郎机炮,全都是重约三百多斤,发射四斤左右炮弹的大样佛郎机炮。这种炮射速快、准确度好,但是威力稍显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