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领地发展到了一定程度,各地诸侯就会郁闷发现,领地的发展已经遇到了瓶颈,不管他们如何努力效果都不明显。 后来还是通过派驻黄巾领的使者回信,才知晓了其中的缘故。 话说,各地诸侯派驻在黄巾领的使者,获知领地信息的最好途径,还是在各种节目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杂的符文声图器以及符文大喇叭中。 黄巾领为了提高领民的学识,还有教导领民的一些科学生产和生活方式,可是下了不小功夫,符文声图器和符文大喇叭就是两样最好的宣传途径。 许多道理,还有黄巾领的各种发展原因,都在符文声图器和符文大老吧中反复讲,总之一定要提高领民的见识,以及对各种政策的理解,加强政策执行能力,这才是黄巾领迅猛发展的根本。 很显然,各地诸侯派驻黄巾领的使者,同样能够通过以及普及了的符文声图器和符文大喇叭,知晓了这些信息,而后通过写信的方式告之背后老大。 也是因此,各地诸侯自然明白了领地的发展受限的主要原因。 人才不够,尤其是善于资源管理和合理分配的人才不够。 各地诸侯领地,不象黄巾领那样能够整体发展,各种政策以及规划都能执行到位,根本就不用担心政策和规划只当中可能遇到的强大阻力。 黄巾领最强大的力量是黄巾军和太平道师院,文官集团的影戏力很小,他们也没形成盘根错节的利益集团,敢跟黄巾领政权对抗的存在,或者暗地里搞小动的家伙,基本都在劳改营吃土呢,翻不起点滴浪花。 各对诸侯那的情况就不同了,他们本身能够控制的区域不大,地方基本上都控制在世家大族那。 诸侯们想模仿学习黄巾领的部分发展模式,最多也就只能在能够彻底掌控的区域实行,还无法将资源最大化的利用起来。 至于县城之下的广阔村镇,那是世家豪强的领地,他们的行事作风与诸侯往往有不小差异,甚至为了更好的控制广大的农夫和佃户,明明有更好的生产工具和生产资料却不利用,相反还用之前的传统农耕模式,要是能发展得起来就见鬼了。 说起来各地诸侯也是郁闷,别看他们一个个的地盘广阔,起码都有一州之地,可他们能够实际掌控的领地,还不如黄巾领的四郡之地捏。 要是能把领地里的城镇经济彻底发展起来也就罢了,可惜各地诸侯首席根本就没有这方面的专业人才。 那些历史留名的存在确实有能力发展城镇经济,可他们都是各地诸侯的核心成员,根本就不可能也没那么多精力花费在城镇经济的经营上。 再说了,这样的大才基本都出自世家大族,各地诸侯也不放心彻底放权让这些出身世家的大才任意施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