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老太太和旁人对着台上的崔莺莺和红娘品头论足之际,一阵马靴的声音由远及近的过来了。
“娘!儿子回来晚了!祝俺娘福如东海深,寿比南山绵!”
“不晚,不晚!”听到自己儿子的声音,老太太喜的连忙从椅子上站了起来,看到一身军装笔挺的儿子,踮着小脚就迎了过去。
这个时候,台上的《西厢记》正唱到第三场“酬韵”。
台上,一身青衣扮相的小月红,正捧着三根香猪,幽幽的拜下。
“凄凉箫寺春将晚,罗袂轻飘月影寒。红儿扶我芳径转,宝香三瓣祝平安。”
“一炷香。”
“一炷香,愿枉顾的爹爹早升天界。”
“二炷香。”
“二炷香,愿母亲康宁永无灾。”
婉转悠长的戏腔,将连夜回到家中为母亲贺寿的连长目光吸引住了。
看着那对着寿星老太太盈盈拜下的窈窕身段,四十多岁的丘八,眼睛亮了。
“这个点儿意思,有点儿意思。”全不顾迎上来嘘寒问暖的老母,连长嘿嘿一笑,指了指戏台子之上。
“谁请的戏班子啊?”
“你老舅找的,说是热闹热闹。”
“唱几天啊?”
“唱三天,今儿第三天,一会儿唱完就撤了。”
“俺娘过大寿,唱三天怎么成?把他们班主叫来!”
在幕后忙活着的于文山,就被两个嘻嘻哈哈挤眉弄眼的大头兵给带到了连长的面前。
“爷,您有吩咐?”
距离义和拳闹已经过去了很久,几年的辛苦辗转,已经让于文山的脸上多了几道沧桑,头发也染了几丝风霜。
看到主家的男人,他赶紧弓着身子,作了个揖。
“你这戏班子不错,俺娘这个大寿过高兴,当赏。”
听到主家的赞誉,于文山弓着的身子放松了。
这些年走南闯北,什么样的主家都遇到过。听完了戏随便挑个毛病少给酬钱,或者干脆赖账的,他也是经历过的。
现在看到主家满意,他连连鞠躬并招过了已经唱完了折子的戏子们谢赏。
谢过了赏,捧着几块大洋,于文山脸上的皱纹都堆起了花儿来——班子好久没出大活了,有了这笔钱,班子里十几个人下个月的米粮就不缺了。
“谢谢二爷,这么着,一会儿这一出西厢唱完了,我们再下把子力气,给您来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