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落一共给了三篇节选,字数不是很多,内容也并不连贯。
第一篇是李白尚未出仕之时,满心壮志,准备伺机一展宏图。于长江河畔,黄鹤楼上,相送好友孟浩然,写下了这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其诗一改送别诗的凄苦愁怅、依依不舍之情,通篇都是豁达潇洒的感觉。
但说起来,这首诗给李文正等人的触动并不大。
真正让他们动容的,是第二篇节选当中的《将进酒》。
这首诗,写于李白被赐金放还之后,官场上的失忆,让李白心里很不舒服。不过,潇洒如他,面对这样的结果,并不像是其他人那般唉声叹气。反而是愤恨之下,写出了“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句子,其中蕴含的豪迈、自信,给李文正他们的震撼实在是太强烈了。
说实话,读完《将进酒》之后,他们这些人心中都是久久的不能平静。
而紧接着,大伙儿又读到了第三篇节选当中的《梦游天姥吟留别》。
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叶落介绍的也很详细。
天宝三年,李白被赐金放还之后,便返回了山东的家园。之后,他再度踏上了浏览河山的旅程。这首诗,便是他写于即将离开山东,前往吴越之时所做。
《将进酒》写于天宝十一年年,而这首《梦游天姥吟留别》则是在此之前,写于天宝五年。
在时间上来看,叶落应该把这首诗放在《将进酒》之前。但在叶落传来的文件当中,这三首诗的顺序就是如此安置的。
也许是他疏忽了。
但更有可能的是,是他故意这样放的。
在他给古文协会看的这些节选当中,并没有任何关于李白在京城中的事迹。
甚至,连李白是如何踏入仕途的,他也没有透露。
而只是在只言片语当中,提及了李白因才华出众,而被皇帝特招,最终又在天宝三年的时候,被赐金放还,从此李白便离开了官场。
其实,如果叶落真的想让李文正他们知道“诗仙”这个称号的来源他更应该写的是《蜀道难》这首诗。因为,“谪仙人”这个词,就是贺知章在读了李白这首《蜀道难》之后,给出的评价。自此之后,诗仙之名便渐渐流传起来。
但是,叶落并没有这样做。
一来,这三首诗只是打前阵的而已。二来他也想让众人从诗词本身当中,去慢慢品味“诗仙”这一词的含义。
对于这本书,不仅文坛与粉丝们格外重视,就连叶落本人,也是如此。
当然,此时李文正他们并不知道叶落的想法。
在看过前面的情节之后,大伙也明白了此时李白的处境。
虽然政治上备受打击,但李白始终是一个浪漫洒脱的人,他不愿意在东鲁的家中安养,而是选择再次踏上旅途。所以,这首《梦游天姥吟留别》,又叫《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
这是一首梦游记,也是一首游仙诗,更可以看作是一首离别诗。
众人都打起了精神,这样有着多个主题的诗,他们读过的不多。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瀛洲。
天姥山。
这两个地名,大家都知道。
但是,接下来关于天姥山的形容,却让在座的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夸张!
这是极致的夸张!
他们在《将进酒》当中就已经见识过了,但此两句的冲击力,还是让大家头皮一麻。
这种天马行空的行文造句,真的是他们难以想象的。
用词大胆,却又瑰丽雄奇,还不显突兀,着实让人心中叹服。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这几句当中,倒是好理解,主要是里面提到的“谢公”,让他们有些皱眉。
大家搜肠刮肚的想了又想,也没能在历史上找到与之相对应的人物。
最终,只能叹气,这又是叶老师留下的“伏笔”吧?
他们也算是早就习惯了吧,知道叶落在创作过程当中,喜欢自己原创一些人物,或者典故。为的就是给之后的书,留下一个“钩子”。他的这个习惯,从当初写的第一篇文章《陋室铭》中就开始了。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这两句,当时不知道困惑了多少人。现在大伙知道诸葛庐是什么意思了,但西蜀子云亭却迟迟没有解释。
也许,叶老师自己都忘了吧?
众人也见怪不怪了。
没有深究,懂得大致意思就行。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说实话,这首诗相较于之前的那两首来说,就显得晦涩难懂了许多。
其中好些诗句,就连他们这些专门研究古典文学的教授、专家,都需要细细的琢磨一下,才能反应过来说的是什么意思。
倒不是说这里面有多少生僻难懂的字眼而是这首诗行文之时,思维太过跳跃了。
初次读来,如果不好好琢磨一下的话,那还真容易让人迷糊。
“别君去兮何时还?”
读到这一句的时候,终于从梦境当中拉回现实了,也有了那么一点离别的意味。
但很快,下一句就又将意境给拉到了云间!
“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真的,谁能想到这里会有着这样的一个转折?
当然,最让人震撼的,还是这首诗的最后一句: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读完之后,众人目瞪口呆。
他们是万万没想到,这首诗的最后落脚点竟然是这里。
会议室里,显得有些安静。一时之间,大伙都不知道该怎么表达自己的感受。
这首诗,相当的复杂。
比之前那两首,要复杂的多。
不光是李白思乡层面的复杂,还有这首诗本身的结构布局、韵脚转换等等,都是非常值得研究的。
这首诗看似是李白向往虚幻的神仙世界,有些思想上的消极情绪,但实际上,却又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李白在精神上已经摆脱了尘俗的桎梏。而这才导致他在诗的最后发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那样激越的呼声。而这种激昂向上的情绪,也正好呼应了之前《将进酒》那首诗当中的“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思想。
当然,这些东西有人品出来了,也有人没品出来。
毕竟时间太短,大家也只是粗略的浅读了一遍。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读完这首《梦游天姥吟留别》之后的第一反应,就是这首诗“太仙了”!
至于“仙”在哪里?
却又不知如何说起。
李文正、冯家华几人,现在就是这种感觉。
也许,他们慢慢回味回味,仔细的推敲一下,也就能明白过来了。
不过,显然此时时间不允许他们细细品味了,刘颖教授打破了沉默,她一脸激动的说道:“现在你们懂了吧?诗仙啊!真的是诗仙啊!”
刘颖教授读懂这首诗了。
所以她才会显得如此的激动。
她在这首诗当中,切切实实的看到了一个不属于这世间的“仙才”!
这样的诗,怎么能是凡人所做?
这样的精神境界,又怎么能是凡夫俗子所能拥有的?
诗写的不着痕迹,而人更是让人高山仰止!
但李文正主席他们却摇头苦笑了一下,他和冯家华教授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无奈。
说实话,他俩是真没太懂。
但此时,很明显他俩的想法已经不重要了。
因为,曹老先生也开口说道:“如果之前还存疑的话,那还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读完这首之后还有怀疑的话,那就有些说不过去了。”
曹老先生虽然说话温吞吞的,但语气却是不容置疑,“诚然,三首诗是有些少的,不足以能证明李白就配得上诗仙这个称号。但这三首诗,最少能够证明,李白是有成为诗仙这个可能性的。”
曹老先生的话,要比刘颖教授说的留有余地很多。
他的意思也很明显,这三首诗太少,但他觉得这三首诗,尤其是后面两首,绝对是其他人所写不出来的。如果单凭这两首诗,就称李白为诗仙的话,那是有些过了。但如果之后李白能继续保持这种水平,那么,他就是诗仙!
至少,曹立宝老先生一定会认可!
而曹老先生的这一番话,也算是给今天这场会议定了性。
本来,他们今天开这个小会,就是研究李白这三首诗,到底配不配得上诗仙这个称号?
现在看来,虽然李文正主席和冯家华教授等人还心存顾忌,但最起码他们也不会反驳什么,毕竟李白确实带给了他们不少的震撼。
而且,他们这会心想的,也不是李白的诗词写的有什么,而是在自我反思。
李文正主席定了定神,说道:“我们都不是古诗词这方面的专家,既然刘教授和曹老先生都这么说了,我们自然没有什么异议。而且我看这三个节选的故事,虽然精炼的有些简单了,但还是能从一些细节当中看出来,叶老师关于唐朝的描写,还是一如既往的真实。嗯,我觉得这本《大唐诗仙传》应该没有问题。”
他不再去纠结这些专业上的事情,而是开始布置起接下来的工作,“既然叶老师已经将节选发给咱们了,我看呢,咱们古文协会也应该有些动作了。”
说起工作上的事情来,会议室里的气氛终于活络了起来。方才在读诗的时候,大伙的精神实在是绷的太紧了。
虽然现在大火还是有些云里雾里,心里多少有些没底,但肯定也不像是刚开始那样的忐忑了。
《大唐诗仙传》这本书到底如何?
他们不知道。
即便是看过了叶落给的这三篇节选,他们大部分人依旧是稀里糊涂的。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虽然古文协会都是搞古典文化研究的,但细分的方向终究是不一样的。
不是所有人都像刘颖教授和曹立宝老先生那样,对古诗词理解的那么的深刻。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品出了诗仙的韵味。
冯家华提议道:“现在网上关于叶老师新书的讨论,热度是一直居高不下。我感觉,咱们可以再添一把火。先私下召集一些媒体,让他们写一些关于新书的通稿。在网上把热度炒的更高一些,这时候咱们在顺势推出这三篇节选,算是为新书打打前站。”
但刘颖教授却皱了皱眉,问道:“你是想把这三首诗给放出去?”
冯家华一愣,“不然呢?”
刘颖教授说道,“之前咱们在发布《诗佛传》和《诗星传》的时候,就已经不在提前公布书籍内容了。这次发布《诗仙传》,我觉得还是不要提前透露什么。顶多,给个书名也就行了。”
当初在发布《大唐诗星传》的时候,他们可是连书名都没有透露。
按照刘颖的意思,《诗仙传》这么重要的书,那更得严防死守,不到新书发布会的那一天,绝不能透露出任何一点消息。
要的,就是一个震撼!
但冯家华也有自己的考虑,“刘教授,我倒不是说你这想法不好。主要是,这次是大唐诗仙啊,这个名头实在是太响亮了。咱们为什么不好好利用一下?在前期多吸引一些关注呢?”
刘颖教授也有自己的理由,“正是因为这个名头太响亮了,所以咱们更应该先把大家的胃口给吊足,到时候一鸣惊人,流量岂不是更大?”
“行了行了,都别吵了。”
李文正主席摆了摆手,“我看还是先别发了,等叶老师全书出来之后再说吧。”他心里还是有顾虑,“当然,该宣传的一点也不能少。继续在网上造势,话题热度绝不能降下来。一定要舍得花钱,不光是叶老师自己的事,更是咱们古典文学界的一件大事!”
见李文正主席都拍板了,大家也就没再说什么了。
但就在他们散会之后,文振组发布的一则公告,却是让他们所有人都措手不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