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皇城,承天门外。
承天门是皇城最外侧的大门,也是皇城的正门。承天门的主体建筑是城楼。城楼分上下两层,下层是汉白玉石须弥座,上建高大的朱红色城台,下大上小,呈梯形状。后来北京故宫那闻名遐迩的天安门城楼,就是仿造这座南京应天皇城的承天门所建的。
皇城的护城河金水河,从这座宏伟的奉天门前流淌而过,而金水河与奉天门之间的这一片区域,则是一片平整恢弘的广场。
为了保障皇城安全,以及维持皇家威严,平日里,这里除了卫戍皇城的上十二卫军士外,是禁止闲杂人等逗留的。
而今日,这里却是密密麻麻的充满了人潮:面带正气的御史、一身冠带的翰林、神情激动的士子,可以说是人满为患。
城门口的皇城卫士们如临大敌,一副戒备的模样。
不过好在,这些人倒也没有冲击宫门,他们只是静静的坐在广场上,用集体的沉默,试图让皇帝感受到来自于他们的压力。
“嗯?人竟还不少。”
朱标已带着内阁诸臣,来到了城楼之上。他并没有第一时间现身,而是先停在了城楼的角落处观望了一番。
看到了有许多并无官服、只是穿着寻常儒衫的年轻士子们,也在城楼下静坐,朱标竟是露出欣慰之色。
几个内阁臣子见了城楼下的这副阵仗,都是面色凝重。却不料朱标竟反而露出了这样的表情。道同奇道:“底下这些人,都是为了反对陛下而来。陛下何故反面露欣喜之色?”
“爱卿此言差矣。”朱标笑道:“这些士子非是为了反对朕,而是为了反对祸国之举。”
“他们会在这里,是因其热血未冷之故。我大明有如此之多心怀天下之士子,朕当然心怀甚慰。”
道同一怔,旋即释然。心中不禁感佩起朱标的格局。朱标已是笑道:“走罢。”说着,抬起脚向前走去。
随着朱标走上城楼,底下,眼尖的士子们已是看到了他的身影。本来正静坐着的人群躁动起来:“陛下,是陛下。”
“陛下来了!”
“陛下从谏如流,竟当真来见我等了!”
人群前排,以刘三吾等为首的清流翰林、御史们,已经开始整理自己的冠带,而后带着人群向城楼上的朱标恭谨下拜:“参见陛下。”
“陛下圣躬万福!”
“平身罢。”朱标道。
这城楼上本就有聚音的设计,后来为了在上元等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