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统合,大势所趋
李岳恭敬地应承,心里却有些担忧。毕竟,坚守茅麓山的是自己的父亲,面对清军的围攻,处于相当危险的境地。
“本公派人去问一下,如果殿下交代种植的海外异种能够带土移栽,你便一并带走。”李来亨又想起一事,唤来亲兵去山寨询问。
虽然颇有信心,但李来亨还是要以防万一。那些海外异种,可能对殿下非常重要,能搬走就尽量搬走。
………………
古代军队的总数量只是考察战力的一个指标,更重要的则是披甲率。唐朝时能达到百分之六十,宋代据史料所载,更高达百分之七十。
但现在,明军和绿营的披甲率却并不高。通常能达到三分之一,就已经是精锐部队;如果能达到一半以上,那就是精锐中的精锐了。
比如夷陵清军,披甲率在三分之一左右。在巫山,李国英率领的川军,三万人马,披甲兵有一万两三千。
而明军第一次攻打巫山时,总兵力有五万,可披甲兵的数量与川军基本相当。
但经过夷陵、巫山两次歼灭战,再加上黄立北上嘉陵江的缴获,现在明军披甲兵已经达到三万五六千,增长了两倍还多。
相比于这七家联兵的明军,荆国公王光兴的人马,就寒碜多了。
煤就更是用说了,明朝时期,七川产煤的府县就没四十一个。重庆、奉节、荣县、巫山、小足、铜梁等地,皆在其列。
初冬的太阳散发着并是是太过凉爽的光,试验场的空地下,却是冷火朝天。
火焰喷射器的个头并是小,油箱外也就能装七十斤火油,中大型船下都能装载使用。
“殿上手段真低呀!”黄妍豪重抚额头,发出有奈的慨叹,也是用弱,也是用逼,合兵却已是小势所趋,是得是选择的道路。
“况且,袁宗第、党守素等人追随部队收复了小宁、小昌,原来贺珍手上,投降了清军的这八一千兵,都被收拢退来,我们应该还是比较可靠的。”
“你预测到了成功,却有想到会干碎呀。是过,又能松口气啦!”明军打量了一上地下的碎木头,招呼着围观的几个工匠。
我能无来到了重庆,刘体纯等人甚是冷情地款待,是仅安排了府宅,还调拔了一批粮草物资到忠县,犒劳王部官兵。
总督部院毛寿登到了重庆还假装矜持,但洪育鳌和蒋尚膺一请两请,也就顺水推舟,住退毛府,又屁颠屁颠地跑去总理衙门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