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
身旁一刚及而立的青年听了伏泉言语,赞同笑道:“明公所言极是,若无此道,纵太祖高皇帝依淮阴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计,略定三秦,控扼关中,无米仓转运巴蜀之粮,事难成也。”
伏泉点头赞同道:“是也,太祖高皇帝入三秦,淮阴侯之计,米仓道之粮,缺一不可。”
的确,若是没有这米仓道为刘邦出蜀转运粮食,他得关中,定三秦还真不容易。自古入蜀出川,大军出征都非常困难,毕竟蜀道难行,即使人安稳过了蜀道,可后勤却不一定。后勤不能及时运输,其他不说,没有粮食,一支军队,十成战力就要废了三成,当然如果以战养战倒不是不可以,不过以刘邦为了得到关中民心,从而“约法三章”,他敢如秦末起义那样以战养战,攻一城劫掠一城吗?
当然了,也不是说不走这条古道运粮食不可,阆中县旁还有一条金牛道,也可以从蜀地出川入关中,不过它南起城都,过广汉、绵竹、梓潼,越大、小剑山,经葭萌而出川,穿秦岭,出斜谷,直通八百里秦川的全长约二千余里的路程,在蜀地绕了一大圈,明显比米仓道过汉中后直入关中要远得多了,扣除路上要运输粮食的民夫兵卒所食粮食,也不知最后能运入关中的粮食还能剩下多少?
那青年随后又叹道:“可惜‘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大汉初兴,亦是淮阴侯命丧夷族之时。不知淮阴侯当日可曾后悔于这米仓道中,应文终侯所诺,复返汉营,否则其遁归西楚,亦不会因此身死而族灭。”
“子敕慎言,自古‘狡兔尽则良犬烹,敌国灭则谋臣亡’,此事终涉太祖,切勿多言,”伏泉不想再讨论这有些犯忌讳的话题,一言绝了身边这青年的话题。
毕竟这事情涉及到汉代开国皇帝,虽然大汉不禁私言,但像伏泉这样的地方太守若被传出私下议论刘邦,终归是不好,说不得被人弹劾一个大不敬之罪。而且更何况刘邦说到底还是伏泉的外亲祖辈,这事情传扬出去,说不得他还得被人弹劾一个不忠不孝的名头,那可真是飞来横祸了。
“宓孟浪,请明公勿怪!”那青年估计也反应过来自己犯了什么错误,连忙赔罪道。
伏泉知他初入仕途,还未明白官场规则,并未怪罪,招呼众人继续前行。山路漫漫,不知不觉便远远看到一座小城轮廓,倒让一路走来的众人凭白多了力气,毕竟他们走得久了,也非常劳累,急需找一地方休息。
“昔汉祖(刘邦)不用韩信,信遁归西楚,萧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