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你上了我的笔记
五月五日,端午节。
往年都在家里过节的任四郎,今年的端午节是在海船上过的。
“来,吃粽子。”
王自省端来一个盘子,上面放着已经剥开的粽子和两双筷子。
“谢谢。”
任四郎用筷子夹起一个放在嘴边咬了一口。
“呜...,”咸味的粽子让预期入口会很甜的任四郎差点没吐出来,忍着咀嚼了几口吞下:“你这粽子怎么是咸的?”
“哈哈哈,南方的粽子大部分都是咸的。”王自省被他的表情逗笑:“你再尝尝,咸粽子也很好吃的。”
任四郎表情纠结的又咬了一小口,仔细品尝。
这次有了心理准备,反而觉得没有那么难吃了。
“还不错。”
不过他还是喜欢甜粽子,这句评价有些心口不一。
“吃不习惯就别吃了,我一会儿让人给你做一些甜粽子过来。”王自省人老成精,自然能够看出来还是小孩子的任四郎没说真话。
饿肚子长大的任四郎没有浪费食物,把筷子上的半只咸粽子一口吞下,然后放下筷子。
“不用了,这已经很不错了,往年我都很少有机会可以吃到粽子。
“我之前和同济会打交道,遇到的人基本都姓于或者白,也有姓高的,但姓任的只有你一个,你和会长是什么关系,这么年轻就已经可以带队外出了。”王自省套近乎道。
“不是啊,我们同济会各种姓氏的人都有,光我认识的就有二十多个。”任四郎答非所问。
别看他年龄小,但他并不笨。
于智博能够派他带队南下,除了有任三郎(已故)的一点影响因素之外,主要还是任四郎自己成长的足够快。
自打同济会扫盲以来,军队中的人普遍进度比较快,差的士兵都已经认识五六百字。
普通百姓的进度则慢一些,很少有识字五六百以上的。
任四郎是一个意外。
学习识字半年多以来,已经能够读写三千多字,都足够当老师了。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哥哥任三郎的经历和结局极大的刺激了任四郎,让他立誓一定要把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
(任三郎先是受制龙华会水贼,然后受制于智博,最后再给于智博带路时被龙华水贼射死。)
人有了志气,自然就有了动力,成长就会加速。
任四郎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以十三岁的年龄,就能够独当一面。
这次派人南下建立同济会浙江分会,于智博手底下的可用之人要么都已经撒了出去,要么就有重要的工作在做,实在是抽不出来。
最后只能让识字的任四郎带一些老成的会员(识字少)一起南下。
由任四郎负责和于智博沟通,并教授其他老成会员识字扫盲。
王自省看其他人都听从任四郎的安排,他不知道其实任四郎是被于智博远程遥控的,还以为任四郎就是这些人的头领。
“任四郎这么年幼,就能够担负开拓浙江的大任,肯定是是非常优秀的了,古有甘罗十二岁拜相,我看任四郎比之也不差。”
王自省换个角度继续给任四郎灌“迷魂汤”。
“王掌柜,你不用继续套我话了,有什么问题你可以直接问,如果我能够回答,那我必定知无不言。”
任四郎没有正面接招,仗着自己年幼,直接解开了王自省的伪装。
“若是我不能够回答,就算你怎么套,我都不可能说出来,除非你想让我死。”
王自省没想到任四郎直接将话说的这么重。
“死?我们就是闲聊,这谈不上吧。”
“王掌柜经常来往南北做做买卖,之前也和朝廷的新军打过交道,想必知道顺天府和周边州府的官员都必须宣誓效忠皇帝,宣誓后背叛皇帝就会被天罚致死。”任四郎问道。
“嗯,听说过。”王自省点了点头。
“我们同济会也一样,这一次外出的人都已经宣誓效忠会长,若是向外人透露同济会的重要信息,就会被视为背叛同济会。”说到这里,任四郎指了指自己的嘴巴:“所以,王掌柜应该明白,我若是想要说出什么重要信息,嘴巴还没说完,我就得先死。”
听完任四郎的解释,王自省忍不住皱了皱眉。
同济会的于智博莫非真是天选之人,被上天选中和崇祯皇帝争龙来的?
否则他怎么会受天垂青,让上天帮他监管手下的忠诚?
任四郎还是愣嫩了一些,刚才那些话还是给王自省透露出了一个重要信息。
有了这个信息,王自省就得慎重考虑今后和同济会的相处方式,是在雏龙时期提前投资,还是在幼虎阶段提前划清界限。
“那我就不问了,不能因为我的好奇心,害了小兄弟的性命。”王自省很识趣的停下了闲聊:“远在他乡,你又是我尊贵的客人,今天我必须让你吃上甜粽子。”
回到自己的舱室,王自省取出一个小笔记本。
翻到其中一页,页首写着任四郎的名字。
名字下面有任四郎的简单介绍,内容竟然追溯到了安州任家寨时期,还提到了已故的任三郎。
最后标注了几条信息。
1、任四郎早慧的原因。
2、任四郎被于智博委以重任的原因。
3、同济会如何控制远在千里之外的浙江分会。
4、同济会建立浙江分会的目的。
5、....
零零散散的有十几条,最重要的就是前面四条。
王自省将第三条划掉,然后在这一页下面用毛笔书写:同济会有类同于崇祯皇帝控制手下的手段,可以将手下的性命和忠诚绑定。
王自省写的很细,将自己的猜测和印证都细细的记录下来。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王自省能够在这个依靠家族经商的时代,以异姓的身份在陈氏商会做到掌柜的层次,靠的就是她善于记录、总结、分析的能力。
像他手里这种笔记本,他家里有两大箱一百多本。
像对任四郎这种记录,同济会他接触过的高层都有一份,于智博也有一份,内容最多。
记录不仅可以加深他的记忆,还可以梳理他的思绪。
求订阅,求支持!
喜欢明末:灵气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