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块地皮一共是6万平方尺,接近今天一半拍卖地皮。
很划算,前世到了1980年的地产高峰期时,工业用地、商业用地、住宅用地的拍卖均价分别为每平方尺:500港币、12000港币、1300港币。
新鸿基、长江实业、新世界皆有收获,反而是赵世曾不复以前的大方,今天竟然只拿下一幅1万平方尺的地皮。
说起来,船王赵从衍一向奉行的‘可走资产’,即专心投资航运和古董,随时可以逃离港岛,不热衷于做地产;正因为如此,前世在航运大萧条时,损失非常的大。
反而他的儿子赵世曾,在大股灾前是个地产大好友;如今航运萎靡,赵世曾肯定获得的资金被赵从衍控制了,所以有心发展地产业,却苦无资金。
若是在这个时候,赵从衍支持儿子赵世曾,那么等航运大萧条时,恐怕赵家就不用变卖那么多股东和物业了。
第二天,各大报纸就刊登了拍卖会的情形,形容地产已经再次转旺,各大地产商纷纷喊出高价;其中林荣亨说代表的恒大置业最为大气,一口气拍卖4幅地皮,林荣亨也被称之为拍卖场的‘擎天一指’,因为林荣亨总是以一根手指示意加价。
.....
恒大地产。
林荣亨召集一众高层,开了一个会议。
会议室,林荣亨说道:“明年香港经济势必复苏,对工业厂房的需求会大大增加;而工业大厦自七十年代初,就是开始下跌,前两年跌幅更是最大的。一边是跌势最大最长,地产商纷纷视之为猛虎,那么再过一两年势必工业厂房的涨势也是最大的。这一波红利,我们必须重视!”
投资工业大厦就好比过山车,在1970年就开始下跌,在大股灾和石油危机中更是暴跌40%以上;但是石油危机后,香港经济复苏,再加上内地政策逐渐清明,香江的工业大厦将在1975年至1980年至少能涨10倍。
但到了1981年后,工业大厦又率先开始下跌,中英谈判期间,九龙湾的工业地皮更是最大暴跌93%;从1980年的360港币每平方尺,跌至1982年10月的25港币每平方尺。
吴浩说道:“明年(1976)我们可以销售100万平方尺的工业大厦期房,后年预计销售200万平方尺的工业大厦!”
众人闻言,纷纷对吴浩这个答案感到满意,唯独林荣亨除外。
林荣亨说道:“1977年能不能增加五成,达到300万平方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