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阁 > 历史军事 > 我的姑父叫朱棣 > 第二百七十二章 神奇的徐景昌

第二百七十二章 神奇的徐景昌(1 / 1)

我的姑父叫朱棣正文卷第二百七十二章神奇的徐景昌从徐景昌返回应天开始,大明朝堂就乱了起来。

刑部上下,悉数被停了津贴,收入直接打了对折……虽说品级越高,津贴就越多。但是由于高官本身俸禄就高,停了津贴,还能勉强维持。

可下面的人就指着这点津贴,没了津贴,虽然不至于饿死,但也要从吃干的变成喝稀的,隔三差五的肉菜也要停了,

日子一下子就凄苦起来。

如果单是这样也就罢了,更让人接受不了的是明发六部,通报天下。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几乎一夜之间,刑部成了全天下的笑柄,连头都抬不起来。

大家伙在嘲笑之余,一想到自己也有这么一天,顿时就笑不出来了。

大体逃不了兔死狐悲之意。

但是不可否认,徐景昌回归,属实让朝臣都老实了许多,做事兢兢业业,雷厉风行,丝毫不敢有任何的马虎。

各部公文,基本上能当天出来的,绝对不拖延到第二日。

通政司大堂上,各种进度条,都在疯狂刷新。

尤其是刑部这边,他们还有津贴压着呢,不玩命也不行了。

因此刚刚走马上任不久的刑部尚书刘观上来了一份详细的方略……朱高炽耐心阅读,他越看越是心惊,越看越是震怒。

其实不是没有好方法,实在是下面的人不抽他们鞭子,就是不愿意动弹。

比如针对农村田产争端的问题,刑部的方略很简单,就是承认家庭土地所有权。

这个家庭,指的是父子夫妻,不包含外人。

也就是说,那些族老前辈,想要仗着身份,侵夺田产,逼着改种桑棉,全都是违法的。

再说的直白点,就是承认小家庭,否认宗族。

这事情其实早就定下来了,但就是在法令的执行上面,迟迟得不得落实。

如今压力下来了,刑部也不得不加速推动此事了。

接下来就是城市当中的争端,这一点刑部要求所有衙门,必须安排专职官吏,受理此事,限期处理,如果不能妥善解决,就追究承办官吏的职责。

看到了这些内容,朱高炽不得不感叹,真是不能小瞧了这帮人。

全都是一肚子好主意,就是不愿意得罪人。

这就是大明的文官!

“我是真想下令,严查所有官吏,把那些尸位素餐的,全都罢免了。我现在是越来越明白太祖皇帝为什么那么恨他们了。”朱高炽切齿咬牙,简直仿佛朱重八附体。

徐景昌欣然大笑,他倒是希望朱高炽能当个雄主,别总是想当好好先生。

“殿下这么想,那是最好不过。正好借着吏部,发动京察,整顿吏治,我正好给殿下摇旗呐喊,站脚助威。”

朱高炽稍微愣神,随即道:“你执掌锦衣卫,为什么不愿意出手?”

徐景昌笑着摇头,“殿下,锦衣卫密档的那些东西,固然真实可靠,但是却未必能拿出来作为证据。如果一旦都捅出来,就会动摇大明根基……饭要一口一口吃,事要一件一件做,殿下说是不是?”

朱高炽哼了一声,“说到底啊,你就是不愿意担骂名,那我问你,现在还有什么事情那么重要?”

徐景昌道:“自然是伱的征北大将军,咱们陛下了。”

征北大将军?

朱高炽愕然半晌,突然忍不住笑起来,“父皇又有什么吩咐的?”

“陛下放我回来,除了是这些事情外,还有一件最紧要的,他要对草原用兵,急需粮草供应。我在北平给他弄到了钱,但是还需要把钱变成粮食军械,而且还要送到军前,供他挥霍。完不成这事,他也不会让我干这个通政使啊!”

朱高炽眼睛眨了眨,叹道:“贤弟,父皇属实有好大喜功的毛病,他一心好战,想要开疆拓土。又全然不顾开支,动辄几十万大军,从江南调拨粮草,动员的民夫至少二百万人。沿途耗损无数。说实话,我是真不想父皇御驾亲征。”

徐景昌脸上含笑,“该打的仗跑不了,该花的钱,也少不了。我倒是希望陛下能大刀阔斧,好好干一场。”

朱高炽忍不住哂笑道:“那你就给父皇筹钱呗,反正你要是干成了这事,父皇保证把你当亲儿子。”

徐景昌自然不稀罕什么朱棣亲儿子的待遇,但他也属实安排妥当了。

眼下正有足足七十五万石粮食,正在劈波斩浪,向北行驶。

站在甲板上的三宝太监郑和,也没有想到,竟然会有这么一天,他押解着从安南和占城弄来的粮食,一路向北航行,船队没有进入渤海,而是饶过朝鲜半岛,继续北上,前往一处河口,然后把粮食送入内河,再向目的地进发。

就在郑和北上的时候,曹国公李景隆也在向北进发,他的目的地同样是河口!

这地方在洪武朝,叫做奴儿干卫,前不久被升格为奴儿干都司,并且成为辽东都护府所在地。

而收服女真诸部有功的曹国公李景隆,就是第一任辽东都指挥使,兼任辽东都护。

这些事在徐景昌回应天之前,已经布局好了,也没什么了不起的。

尤其是女真蛮荒之地,除了那些亡命徒淘金客,谁还愿意来?

大家伙丝毫不觉得这里有什么军事价值。

但是徐景昌却有不同的看法。

在北平这段时间,徐景昌反复研究过了,对草原用兵,最大的难题,就是粮草。

解决不了,就奢谈征战。

而且随着距离增加,粮草运输的难度,是呈现几何级数增加的。

一旦吃不好,穿不暖,多能打的人马,也会变成不堪一击的乌合之众。这是没有任何办法的事情,除非你能逆天而行!

徐景昌固然没有逆天的本事,但是他却有一条谁也想不到的航路,运送粮草!

那就是走海路,一路北上,寻找到奴儿干卫,这里正是黑龙江入海口……然后从这里逆流而上,然后走松花江,把粮草直接弄到辽东腹地。

海上运粮,最多损失不会超过一成,这是早有定论的事情,就算加上内河航道情况复杂,损失可能会加倍,但也只是两成不过。

但若是走陆地,靠着人扛马拉,损失至少在七成以上。

就是从北平,把漕粮运到大宁,十石里面,路上就要消耗六石……如果以大宁为大本营,每增加一百里的距离,损耗的粮食就要增加一成。

考虑到深入敌境,面临骚扰的问题,当真是十不存一。

能有百分之三,百分之五运到前线,已经算是奇迹了。

秦汉远征匈奴,都不会超过这个数。

大明朝有了大运河,情况或许会好点,但也十分有限。

可徐景昌规划的这条新的路线,却是走水路,直入辽东腹地,甚至能运送到朵颜卫和福余卫故地的。

李景隆万万也想不到,他居然有发挥这么大作用的一天。

六月份的黑龙江,伴随着上游来水,河道宽阔,波涛汹涌,很适合大船航行。

李景隆正在岸边眺望,突然发现远处有白帆出现,在那一刻,他简直要哭出来了。

等船队靠近,看到了大明的旗号。

在等到船上的人,换乘小船,临近河口的时候,跳下船只,淌着海水上岸,李景隆也跑了过去,不顾海水,跟来人死死抱在了一起!

“郑公公,你真的来了!”

郑和一脸的无奈,“曹国公,奴婢身上脏,咱们还是上岸再说吧。”

李景隆用力摇头,“我说三宝太监,你知不知道,我这些日子,光是在茫茫旷野穿行,见到的都是生番。好容易看到了熟人,你知道我多高兴啊!”

郑和也是万分感叹,“这条航路虽然有人走过,但是我也没有想到,北方竟然有这么大的河流,能够通航万石海船,真是出人意料。”

李景隆也是感叹,“锦衣卫那边真是手眼通天,他们最初说,我还不信,但实际考察我才明白,这边夏季水量大,属实可以通航,只是到了秋冬结冻之后,才难以航行的。”

郑和好奇道:“那我的船队能把粮食送到哪里去?”

“能送到福余卫。到了这里,距离蒙古人的本部,只剩下几百里了。虽说不算太近,但也方便多了。最最关键,沿途的女真诸部,我已经收服了,只要花点钱,他们就能帮咱们运送粮食。”

这俩人是越聊越开心,越聊越兴奋。

只要明军能足粮足饷,就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

没错,就是这么自信!

几乎与此同时,应天方向,蹇义匆匆找到了徐景昌。

“定国公,你现在弄得事情,最好停下来,几个总督也不要派了。”

徐景昌道:“为什么?我刚刚推行的东西,就让我打自己的嘴巴?”

蹇义正色道:“定国公,我可没有害你的意思。你看看吧!”

徐景昌接过蹇义递来的急报,稍微浏览,便明白了怎么回事。

原来朱棣邀请鬼力赤汗来参加大会,他的部下却传出鬼力赤并非成吉思汗后裔的说法,随即有人挑起鞑靼内乱,要重新拥立汗王。

鬼力赤大惊,要求立刻返回,收拾乱局。

而太保阿鲁台则是首鼠两端,鬼力赤干脆邀请大明,派兵助他平乱。

“定国公,事到如今,陛下必是要对鞑靼用兵。我们需要至少筹措三百万石军粮,送去北平,你要还是坚持派遣总督,影响了军国大事,那就麻烦了。”

徐景昌淡淡一笑,“原来是这事啊!用不着担心,我们只等着捷报就是。”

喜欢我的姑父叫朱棣

最新小说: 大唐:女帝竟能偷听我心声 这个暴君,我养的! 大周:我家公主太可爱了 天空中一朵云 秦时影帝成长日志 隋唐:从突厥入侵开始 皇叔 红楼:重生僵尸,我参军修行 我在大唐是传奇 持娃上岗之雌霸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