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思媛拿起手电照着水痕,说道:“从井壁上的水痕来看,这水井干枯的时间绝对超过百年了,最奇怪的是井底之下似乎有暗渠,不知道是不是房主修建的什么暗道暗房之类的。”
克力伸着脑袋看向井下,仔细观察后面色逐渐缓和:“不是暗道,这是疆地人独有的坎儿井,在古代也叫井渠。”
何为坎儿井?
坎儿井,是一种西域疆地人因地制宜发展出的井渠技术,汉地并不缺少地下水,只要往下打井数十米,总能出现清澈井水,这里的井只要保证打得深,就能保证有水用。
这样的打井规则,在地下河水丰富的地方确实可行,如果是西北地区乃至于西域地区,那就完全不可行了。
这与大西北地区的气候变化有关!
隋唐时期,西北高原完全不是现在贫瘠荒凉的样子,那是个植被茂密、水草丰茂的世界,南下的匈奴人和突厥人,多在高原之上放牧,可见当时西北地区气候湿润,植被丰富。
到了唐宋时代,降雨带逐渐转移,西北逐渐缺水少雨,土地干旱后,植被逐渐稀少,这样又加剧了树木资源的稀缺,当后世对树木的砍伐越加严重时,植被的破坏也就不可阻挡。
干旱少雨、植被破坏,这两个情况的出现,势必会加剧西北地区的水土流失,千年的水土流失,最终促使西北高原变成现在的荒凉地界。
不管是西域还是西北,因气候剧变和植被稀疏造成的水土流失,一直都是百姓的威胁,这种威胁,集中表现为水的稀缺。
这些地区的百姓,不得不利用各种方式保存淡水,以应对长年的干旱。
比如,西北荒原的百姓喜欢修建水窖来存水,每当下雨时,他们就会把水窖打开,利用自然雨水,将淡水全部保存在水窖中,直到水窖被完全灌满,才会将水窖封存起来。
这些珍贵的水资源,最终会被他们全部保存在水窖中,以应对随之而来的干旱,到时,这些淡水在沉淀去除杂质后,就能作为干净的水用来饮用。
大西北地区尚且如此,西域的百姓面对日益干旱的荒漠,当然也发展出了他们保存淡水的方式——坎儿井。
这种坎儿井利用的不是地下暗河的地下水,而是春夏季山区融化的雪山融水、雨季雨水以及绿洲河水,这些水资源会不断渗入地下,经由坎儿井的独特结构被引出地表,用来附近的百姓灌溉农田、饮用做饭或者是洗衣洁面。
这种水井和汉地水井不同,汉地水井都是在地面修建长而垂直的水井,往往是单独成井,完整的坎儿井很少单独成井,至少包括竖井(吃水口)、暗渠(地下进水口)、明渠(地面沟渠)和错渠(分散式蓄水池)四个主要组成部分。
他们眼前的这座井,其实就是坎儿井的其中一口竖井,至于在井底见到的沟渠和拱洞,那即是坎儿井的地下暗渠,像这样的竖井大多均匀分布在城池中,这也是他们这些土墩子有规律出现的原因——每一个土墩子下,都是坎儿井的某一个地下竖井。
这些竖井无论被挖掘于何处,都能被四通八达的地下暗渠给勾连起来,形成地下供水网络,如果沿着地下暗渠一直往城外走,一定会走到某座山脚下,或者是临近某些绿洲河道。
“除此以外,在城池中还会有小型蓄水池,用来承接平时的雨水,这些雨水最终也会渗入坎儿井,成为水源的一部分。”
克力解释完,宋思媛照着这些水井说道:“那这是不是证明,这些城池的修建是在西北气候变化之后的?”
在隋唐时期,包含西域在内的大西北地区,气候温和多雨,应该用不着坎儿井,这种设置既然是为节水而生,那必定是周围的环境已经开始缺水了。
她的猜测明显是对了,克力朝她点点头:“地下水的涨落会影响用水,西北地区缺水也不是突然出现的,而是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逐渐缺水,这就好像干涸掉的秘兰泽一样,每个时期都在不断损失水量,最终似的水量完全干涸,从我们看到的青砖水痕线来看,这座城镇也是在逐渐缺水中被荒废了。
“坎儿井出现的地方,至少已经是干旱少雨的气候了,甚至连吃水都成了问题,那么大概是可以推断这座城池修建在唐宋末期,后来,气候剧变加剧,这里的地下水也逐渐干涸,仅有的坎儿井无法给城池里的百姓提供水源,他们只得陆续迁走,最终抛弃城池,迁徙去其他更适合生存的地方。”
“我们往古城中心走吧,大概是能发现地面的明渠。”
了解完情况,宋思媛把井盖给盖上,跟着他们继续往古城中心继续观察情况,大概又行走了半里,所见到的坎儿井不断出现,最终引着他们来到城池中心,发现了坎儿井的明渠。
从唐宋末期直到当今,时间再短也近千年了,这座明渠已经完全看不出形状,随处可见的黄沙和黄土将明渠的底部完全淹没,形成半米厚的黄土堆,就连规整的池岸也被黄沙淹没,形成弯曲轮廓,原本用于进出水的拱洞在黄沙掩埋下,只剩下头颅大的窟窿缺口。
宋思媛本想下去查看情况,抬头的一刹那,瞥见明渠旁的塔式建筑,眼前一亮:“这些建筑经历千年都已经被腐蚀得成了废墟,为什么这座塔式建筑还完好?”
这么一句话,让所有人都开始注意起眼前废弃的宝塔。
这座宝塔式建筑跟寻常的汉式宝塔不同,汉式宝塔多是木质结构,同时塔内可以供行人走动,甚至是雕刻佛像、绘制壁画。
眼前的佛塔更接近于佛文化未汉化时的“浮屠”,整体造型和藏地的喇嘛白塔很像,由塔尖、塔身、塔脚、塔基组成,高约五米左右,塔基略微宽大,为四方矩形的正方形,到塔脚的位置忽然化为略扁的椭圆形。
在椭圆塔脚之上,才是形如尖锥的圆柱形塔身,到了塔尖的位置骤然收紧,就好像是拔地而起的尖头竹笋,整个塔身都被黄沙覆盖,这些沙土已经把塔基和塔脚掩埋大半,只剩下塔身还能依靠绝对高度,破开黄沙显露人前。
喜欢民国诡闻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