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阁 > 历史军事 > 诸天万界之大拯救 > 第二十六章 救灾治水

第二十六章 救灾治水(2 / 3)

而汴河水运之发达,离不开隋唐两朝的开发。”

听到这番言论,晏殊满意的抚了抚胸前的长须,他年少成名,为官十几个春秋,如今不过三十出头。

为了让自己显得没那么突兀,晏殊特地蓄起了长须,为的便是让自己看得年老一些。

‘官家日后必为明君!’

此刻,晏殊心中很是高兴,官家所言,皆是切中时弊之言,并不是侃侃而谈,也不是纸上谈兵。

虽然某些言论还稍显‘稚嫩’,但官家今年才多大啊?

十三岁!

比自己入仕时还要小一岁!

彼时,自己应神童试,得先帝恩幸,赐以同进士出身。

忆起当年,晏殊不由想到了当年发生的一件事。

那时的宰相正是寇相,当自己被赐同进士时,寇相还向先帝建议,不应如此厚待他。

不过,先帝却没有同意,并且回了寇相一句。

‘朝廷取士,唯才是求,四海一家,岂限遐迩?’

晏殊是抚州人,属南人,所以寇准才会反对。

对于这事,虽然晏殊知道寇准不喜南人的事,但若说他心中一点疙瘩都没有,那多半是不可能的。

后来,寇准罢相时,真宗曾经召见过晏殊,名义上是让他草诏,实际上却是咨询他的意见。

结果,晏殊却用一句‘臣掌外制,此非臣职业’回复真宗,避开了真宗的问询。

(PS:北宋前期有内制和外制之分,翰林学士院掌大诏令,宰相、枢密等高官制此,皆有翰林学士院起草,称内制。

而外制则是中书名下的舍人院,主要负责起草翰林学士院之外的诏书)

避而不答,有时便是最好的回答。

当然,晏殊的回答也毫无问题,他当时乃至知制诰,除受宰执的诏书确实不是他的职责范围。

即便别人想挑刺,也找不出问题。

晏殊固然不太喜欢寇准,不过不喜欢寇准,并不代表他更倾向于丁谓,也不代表他会倒向太后。

恰恰相反,对于太后想要专权一事,他是心怀抵触的。

但也仅限于抵触。

太后势大,眼下朝局未稳,前路未明,如此情况,对于深谙明哲保身之道的晏殊而言,最好的态度便是保持中立。

与此同时。

迩英阁外,刘娥此时的脸色不是很好,她到了已经有一会了。

她今天过来特地没有

最新小说: 成为反派太监的对食以后 金园一梦 大明:我爹是朱元璋 上山为匪 贪财不好 不一样的藤吉郎 我,最强毒士,女帝让我悠着点! 回到明朝当藩王 报告皇上,娘娘想要怼死你 全民国主:朕率大秦横扫八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