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臣等商议,贤良方正科,仅有五人,可入等。”
说着,刘茂勤从晏殊手中接过答卷,然后递到了李杰面前。
“卿等稍候,容朕阅览几分。”
拿到答卷后,李杰先是翻看了一下卷首,果不其然,范仲淹、梁适、胡瑗,赫然在列。
紧接着,他挑出了范仲淹的策论。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看到这句话,李杰不由微微一笑。
果然很符合范仲淹的风范,教育为先,而这也是范仲淹一生都在践行的事。
一以贯之!
同时,他也想到了一件很久很久以前的事,在他的少年时期,学校的围墙上刷过类似标语。
【百年大计,教育为先】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生在红旗下,长在红旗下的李杰,远比这个时代的人,更加清楚教育的重要性。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兴则国兴。
放眼当下,亦是如此。
如今活跃于朝堂之上的官员,都是传统教育下的文人,虽然其中不乏聪明的,能够领会自己意图的。
但有些思想,难免是根深蒂固。
如重文轻武、重儒轻法、重农轻商等等。
(ps:宋朝的商品经济虽然发达,朝廷也没有过度抑制商业,但商业的地位确实不够高。
在士大夫眼中,商业,不过是为国取税的渠道之一。
且商人重利轻义,不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
言归正传。
故此,在李杰看来,未来一二十年的时间,都是一个过渡阶段。
在新学体系下成长起来的官员,才是大宋崛起的主力。
当然。
旧有体系下的官员,也具备改造价值。
范仲淹,不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吗?
历史上的范仲淹,崇尚的是孔子,是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然而,现在的范仲淹却觉得,明体达用更加重要。
德行和实务,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不止如此,范仲淹还在策问中大胆写到,章句、注疏之学,俨然走错了路。
】
真正的儒学,当是古为今用,为我所需。
此时,范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