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2章 1868.入土、谋局
又数日。
苏刘义、苏泉荡以及黄氏、周浅萝的灵柩出府,送往城外碧泉山安葬。
连赵洞庭都圣驾亲自出宫送行,阵仗可想而知。
朝中大员如陆秀夫、赵与珞、王文富、钟健、张珏、温庆书、辛景福,再有君天放等人,都为苏家人灵柩送行。
天师道天师掌门元真子都带着数位小天师从衡山赶来,为苏家人做法。此刻,也在送葬队伍中。
长沙城内亦是有许多百姓夹道相送。
苏泉荡虽在前线有罪过,这事到他死都没什么可争辩的。但现在长沙城的百姓们已经随着他的死而不再计较这个。
当然,更重要的是因为赵洞庭亲自为他盖棺定论。
于大宋,苏泉荡是有大功的。他立下来的汗马功劳,在大宋军中可排前五。他是大宋当之无愧的大功臣。
苏刘义就更不用说。
他是大宋最为位高权重的那批人,功劳不说比肩赵洞庭,但若是没有他们,赵洞庭也休想将大宋发展到现在这个地步。
赵洞庭的根基,可以说是他们给的。赵洞庭的各种政策能够实施下去,也和他们有脱不开的关系。
苏刘义,不是在军中可排前五。是在整个大宋,可排前五。
在盖棺那日,乾公公就亲自到苏府,宣读了赵洞庭的旨意。
前面的定论之词掠过不提,最后追封苏刘义为匡国公,谥号武献。苏泉荡为武烈公,谥号武毅。
一门出两公。
这在现在的大宋是绝无仅有的,但却是以追封的形式出现。这未免让人叹息。
长沙好似再现当年向东年猝死任上时的景象。
撇开苏泉荡有抗命强攻开封府的黑点不提,苏刘义为大宋殚精竭虑数十年,真是较之向东年丝毫不差的。
赵洞庭龙撵跟着送葬队伍出城。
除去君天放、刘公公还有张破虏以外,他的车辇中只有苏泉荡留下的遗孤苏报国。
苏报国已经快到六岁,本是个活泼可爱的孩子,而且颇为懂事。以前也常随着周浅萝到宫中和赵安、赵如他们玩耍。
他知道自己家发生了什么事,这数以来被赵洞庭带在身边,很是沉默寡言。稚嫩的脸庞上写满悲伤与孤独。
赵洞庭看着都很是心痛。
这样的事情对于孩子而言真是太残忍了。
若是苏报国哭出来还好些,但偏偏这孩子却有着他父亲的倔强。始终都忍着没哭。
直到灵柩被抬到碧泉山上,元真子亲自做法,天师们安排入土事宜的时候,这孩子终究还是哭出来。
恰是苏泉荡和周浅萝的棺材同时被放到那合葬墓中去。
“叩首……”
元真子摇晃着法器,要墓前众人叩首。
被赵洞庭牵着手,就站在墓前,披着白的苏报国猛地松开赵洞庭的手,向着前面跑去。
“母亲!”
“母亲!”
他两行泪从眼中滚将出来,稚嫩的小脸上已经不再是悲伤就能够形容,甚至有着绝望。
他向着土坑里面跳去。
只元真子眼疾手快,将他拦住。
“母亲!”
“母亲!”
苏报国剧烈挣扎着。
这刻,连这位老天师眼眶都红了,单手抱着孩子,深深叹息。
赵洞庭走上去,从元真子手中报过苏报国,以颇为认真的神情看着苏报国,道:“你若是想为你爹娘报仇,此时就乖乖叩头。”
他知道苏报国这孩子懂事得很,说是早熟都不为过。说这些,他能懂。
苏报国绝望的小脸上果然出现些其他的神色来,然后紧紧抿起嘴唇,突然就不哭闹了。
只这刹那,他眼中原本那份童稚的纯真,也好似突然间变得深沉起来。
这是本不该属于他这个年纪的孩子的眼神。
赵洞庭敏锐的感觉到这点,但也只能是在心中叹息。
苏家死绝了,就剩下苏报国了。若是他娘周浅萝未死,这孩子都本不该沦落到如此可怜的地步的。
他不想这孩子在悲伤、绝望中渐渐变得孤僻深沉。他只能这么说。
起码,这样能让苏报国慢慢将他的心思放在“报仇”上面。而不是全部沉浸在悲伤里。
一时间不知道多少人落泪。
他们大多数都是朝中重臣,心境较之常人坚韧许多。之前苏家旁系那些人哭,他们都没落泪,但苏报国这几声娘,却让他们实在是忍不住。特别是那些女眷们,更是泣不成声。
赵洞庭低头看着静静叩头的苏报国,心里就想啊,若是乐婵她们在这里,肯定会要把苏报国给收到大院子里去的。
她们觉得不忍心看着这个孩子孤苦伶仃。
但他却没这么做。
他已经吩咐苏家旁系中现在官职最高的那个,代为抚养苏报国。等安葬好苏泉荡他们,便会要把苏报国送出宫去。
因为他也没有精力照顾苏报国。
也不知是不是上天冥冥中自有注定。
在安葬好苏泉荡、苏刘义、周浅萝等人,回宫以后,赵洞庭便收到来自于开封府的密报。
四大藩国大军已到河北西路和南京路交界处的新乡市,再往南,便是开封府境内。而整个开封府,现在已是大宋根据地。
也既是说,只要四大藩国再往前,便可能引起交锋。
甚至,这会儿前线已经剑拔弩张都说不定。
不过赵洞庭在之前就已经交代文天祥让他不要和四大藩国大军交战,这会儿也就没什么新的旨意要传达到开封府去。
他知道文天祥懂自己的意思。而以文天祥的能力,也应该是不会出现什么纰漏。
只不过,似乎也该是时候让刘诸温、石开济、柳弘屹、黄华他们做好准备了。
若四大藩国元军逼近开封府,文天祥和岳鹏总不能率领将士一退再退。这样,会对军心造成太大的负面影响。
“拟旨!”
在御书房里,赵洞庭突然对张破虏道。
正在角落书柜前看书的张破虏忙不迭跑到赵洞庭的面前。
赵洞庭接着说道:“着大理军区刘诸温元帅、蜀中军区石开济元帅,密切注意开封府中路军和元军、四大藩国大军之动态,若中路军后撤,便即刻撤离现有根据地,赶往南京路和中路军汇合。再有柳弘屹、黄华两位元帅,也是同样的旨意。”
喜欢回到宋朝当暴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