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缓慢的让人心里发毛。
“问题有点大,第一次设计时,只考虑到了水面高度问题,模型中只涉及到了水高多少时应该下放,完全没有考虑到水面的上升,会是一条越来越抖的直线趋势”
“如果加入这个重新构建模型的话...”
“算了,死马权当活马医,既然已经决定莽了,还不如直接莽到底!”
在发觉随便导入新数据修改一下模型,动辄都要数十分钟后,苏摩索性直接站了起来,将共工的权限全部拿了回来。
目前,轨道已经在往上升,但这个速度明显是不够了!
要在船只没有完全的升起的时候,就将挡板放下,整条船往后冲,是一个违背系统底层安全逻辑的操作。
哪怕是下水失败,共工也不会用这种极端的方式去尝试,必须要苏摩手动接管才能操作的出来。
紧盯着屏幕,观察着不断返回来的船只两侧浮力数据。
不知不觉的,明明是刚刚下过暴雨还带着一丝冷意的天气,苏摩的头上却不住的往外冒汗。
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根据F浮=G排=m排g,按照希望号3000吨的排水量来计算,需要3*10的七次方牛浮力。
每一秒钟,浮力数据都会变化出四个数值。
船头船尾,左右弦,必须到达一个均衡值才有一线成功的可能!
否则,冒然的下水就只能将一切交给冥冥之中的运气。
第一次,苏摩不想赌,所以在看到右侧以及船头完全达标后,仍然在耐心的等待着。
“左侧还差两个百分比”
“船尾够了!”
“不等了,直接冲!”
眼看着船尾的数据已经完全达标,在等下去就有可能发生翻滚,苏摩怒吼一声,直接拉动了手边的档杆。
呜呜呜....
咚!
升起轨道的速度很慢,慢到了现在都没能完全升起来,但后方的挡板下降速度可不慢!
当苏摩扳下去的一瞬间,三五个呼吸,挡板就完成了下降。
同时,在抬起右侧的钢铁盖子,谨慎的按下里面的红色按钮后,一道轰隆声再度从驾驶室外面响起。
这是安装在脚手架受力点上的少许遥控炸药,威力不大,但刚好能让固定着希望号的脚手架开始缓慢坍塌,不至于一下子就全部散掉。
这一下,没了双重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