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饭唐兰主动去洗碗,黄爱国媳妇擦了擦厨房的灶台,客厅里开了电视,在厨房也能听见外面电视剧的声音。
十四寸的电视算不上大,但这是彩电,看习惯黑白电视的安安很新奇:“舅姥爷,这个电视可真好,哥哥姐姐穿的衣服都是带颜色的。”
收拾好后几个人坐在客厅看电视,黄爱国靠在藤椅上看报纸,九叔指着电视说:“唐兰你看,彩电!”
唐兰平静的应了一声,并没有表现出惊讶来。
九叔念叨说:“大彩电啊,你咋都不好奇。”
唐兰心说,以后电视会越来越薄,越来越大,功能越来越完善,她一个现代人,怎么可能会好奇八十年代的小电视。
这栋楼入住的住户不多,还有很多空置房,不仅是这栋,隔着两条街还有商品房,现在正在建造中,预售连十套都没卖出去。
商品房……唐兰咂摸这三个字的含义,八十年代的中国,商品房刚刚兴起的时代,可能大多数人思想观念还未转变,再者也是囊中羞涩,能买得起的凤毛麟角。
唐兰问黄爱国:“买商品房的都是什么人?”
黄爱国说道:“在你九叔这样的人眼里,买的都是傻子呗。”
九叔咳咳两声:“我这不是开玩笑吗?你这房子虽然贵,但住着是真舒服,不过你也太浪费了,两个人买三个卧室的房子。”
黄爱国默默想,当时买房他们两口子也思虑过,结婚十多年一直没生育,开始还跑各大医院看病,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后来两个人也不再抱希望,黄爱国总觉得,是自己没及时照顾外甥女,这是上天对他的惩罚。
黄爱国两口子后来也想开了,没孩子就没孩子,两个人相扶到老也能过,以后有退休金,国家还给养老,没啥可怕的,身边亲戚朋友劝他们领养一个、或者亲戚的孩子过继一个,他俩也没同意。
当时买房,他们两个人买一室一厅就足够了,可黄爱国潜意识里想,万一找到英子呢,也不知道她过的好不好,家里多两个房间出来,以后找到英子,她如果愿意住家里,也有地方住。
黄爱国说道:“商品房现在买的主要是归国华侨,在国外待的时间长了,对居住方面要求比较高,嗯……手里的余钱也多一点,还有就是在国内工作的外国友人,比如楼上的皮特,是澳大利亚人,来咱们这里一年多了,本地的人买的少。”
商品房购买没有什么限制条件,商品房售价高,官方的价格是一百元一平米,唐兰忍不倒吸一口凉气,八十年代的一百块啊,如果按照一百平算,万元户的头衔全砸到商品房上了。
他们这里不是大城市,听说大城市的商品房更贵,不是普通人能买得起的。
唐兰做生意挣到一些钱,收益加在一起,倒是买的起这房子,只是价格……实在让人肉疼。
唐兰忍不住好奇,黄爱国究竟是什么身家,看起来就是普通的工薪阶层,竟然住的起这么贵的房子。
怪不得周围冷冷清清的,入住的人这么少,如此高的房价,谁承受的起?
不过唐兰也要承认,这里的环境确实好很多,楼下有专门巡视的大爷,陌生脸进来盘问几句,这里地上很干净,也没有乱扔的垃圾,不像其他地方,臭烘烘的垃圾堆令人作呕,花钱,也买了好的服务。
不过这座北方的城市,唐兰没打算购置房产,她是清楚后世房价喷井式爆发的,但涨幅最大的,还是北上广而已。
唐兰暗搓搓的做着美梦,她要把赚到的钱都拿去上海北京买房,过几十年躺着收房租,有几套房就成了人生赢家。
这么想她又觉得有些羞愧,只想炒房不想如何打拼事业和咸鱼有什么区别?
唐兰自嘲:还是做房姐最幸福吧。
对于有钱人来说,什么时代的房都不算贵,在人均工资五十元的八十年代,一百一平米的房子照样有人问津。
唐兰从黄家回来,有段时间一直在琢磨房子的问题,中午去食堂,杨春来神神秘秘的和唐兰说:“唐兰,我听说下个月准备分明年的福利房了,这周交申请表。”
唐兰扒拉一口饭:“和咱俩有啥关系?申请福利房的不都是小夫妻和要结婚的吗?”
杨春来说道:“话是这么说,但递申请表也不要钱,我就递了一份上去,要不你也递递?”
这个提议被唐兰一口回绝:“我就算了。”
福利房福利房,这三个字是缠绕在所有职工心上的魔咒,费劲进到稳定的单位是为了什么?不过是为了铁饭碗,分房不花钱。
最近厂里都在热议福利房分配的事,一年就这么一次机会,全服装厂一次只分几十套,狼多肉少,能分到的只是少数人而已。
现在的女同志,男方没有房一般是不愿意嫁人的,和公婆一起住的虽然也占很大比例,但小年轻更愿意有自己独立的空间。
单是这两个月,厂里结婚的新人就有十几对,其中还有双方都是职工的,通常这样的会优先考虑。
福利房的分配除了厂委领导研究决定之外,各个部门也要讨论。比如说唐兰他们业务部,往上申报的名额也是有限的,得内部先筛选议论。
怎么筛选?自然是全部门讨论投票,选出最应该分房的人得到名额。
这激烈的竞争,没比高考简单到哪去。
业务部绝对在周三下午抽出一个小时进行内部讨论,业务部申请福利房的一共有五个人,需要筛到一半报上去。
这一天大部分人都心神不宁,惦记着福利房的事,下午业务部的孙主管拍拍手,示意大家停下来,又把桌子往一起并了并,业务部临时变成了会议室。
唐兰往后坐了坐,听老员工说,每次讨论会,都是一场腥风血雨。
在讨论会之前,就有等着分房的员工拉拢人,今天替你打开水,明天给你整理办公桌,一个劲的献殷勤,就希望大会上能替自己多说几句好话。
也有几个人拉拢唐兰,得罪谁都不好,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唐兰索性装起傻来,也不给对方回应。
以前不是没先例,有同部门员工争房子争出仇的,一两年互相不搭理。
唐兰缩缩身子,讨论会就是一片沼泽地,她还是离的远远的,不然自己还得陷进去,惹得一身泥。
唐兰是躲避的态度,但也有人沉醉在这种同事的追捧当中。
杨琴是新来的员工,平时都是她巴结别人的份,现在有人给她献殷勤,这令她十分开心。
白建民是进厂多年的老员工,听说十几岁就来了服装厂,虽然学历不高,但凭借自己的本事也在业务部站住了脚,他家里条件不好,去年二十五岁的时候结了婚,就等着这次分福利房,夫妻家从二十几平的家里搬出来,避免三代人一起生活的窘境。
陈元比杨琴早进厂两年,半新不旧,她丈夫厂子申请住房更困难,所有的指望都寄托在陈元的身上。
曹红花是去年厂里的先进代表,人长得好看会打扮,很多男同志对她芳心暗许,不过人家早就有对象了,男同志也是厂里的职工,这次两个人一起申请,双职工的概率更大。
赵向阳以前是车间的学徒工,后来成了正式工,三年前调到了业务部工作,预备明年结婚,他家里条件在厂里算好的,一家全吃商品粮,住房方面不算紧缺。
最后一个是在厂里做了二十多年的老员工李华勇,大家都管他叫李叔,李叔今年快五十岁了,老一辈人不想给厂子添麻烦,可小儿子结婚了,一家七八口挤在一起,老娘晚上睡觉翻个身都难,觉悟再高,也得生活,这次厚着脸皮交了申请,就盼着申请到福利房,能搬出去住宽敞宽敞。
陈元、赵向阳和白建民对杨琴都很热情,陈元还从家里带了白面包子给她吃,散发着热气的白菜馅包子,咬上一口口腔里都是油的香气。
这三个人都杨琴都挺好,她也不知道怎么选,她表哥提醒她:“支持谁都得罪人,人家也不一定念着你的好处。”
杨琴可不这么认为:“大家互相帮助,以后咱们也是要结婚分福利房的,部门里支持自己的多了,分到房的机会也更大。”
杨琴家里在给她找对象,也相过几次亲,虽然没有合适的,但小年轻都是相亲过来的,她也不急,一两年总能结婚,最好对方也是服装厂的员工,这样都有铁饭碗,分房机会更高。
讨论会前杨琴吃着包子去找唐兰:“唐兰,下午的讨论会你支持谁?”唐兰盯着杨琴手里的包子,本想劝两句,毕竟吃人嘴短,拿人手短,可她想了想,还是没吱声,都是成年人了,做事有自己的分寸和态度。唐兰回道:“根据实际情况来吧,谁更需要这套房,就支持谁。”杨琴心里想,这种客套话谁信?肯定有人来巴结唐兰,她做了决定不说而已,什么需要不需要,福利房的分配,还不是领导的一句话?过了部门这关,还有厂委卡着呢,到时候选员工代表,还得再筛选一轮。
杨琴小声和她说:“选谁都别选曹红花。”唐兰不解其意:“为啥不选她?”166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