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请求归附。
道理很简单,因为前者已没了明天,即便能再度走向辉煌,内部的各个位置也都趋于饱和,没有普通大众的可乘之机——后者则恰恰相反,如果能在创业期加入集团,只要伴随其发展壮大到一定程度,必能得许多福利,这对于没有背景的小人物堪称翻身的绝佳也是唯一机会。
历数古往今来的种种历史,类似的场景不止一次地上演,因为这世界上总是小人物居多,所以后者往往取得最后胜利的机率也会大很多。
小人物的聚拢永远都是不容忽视的大力量。
后燕的势力越大越壮大,正月29日,慕容垂让陈留王慕容绍,代理冀州督导官,驻防广河,他则亲率丁零人和乌桓人的部众,差不多共有20万人,上架云梯,下掘地道,对邺城展开猛烈攻击。
邺城终究作为几朝的故都,各处防御工事做得实在坚挺,而慕容垂的部队又是临时召集起来的杂牌军,攻城多日,仍旧不能攻克。
队伍中多积聚些急功近利之辈,久而无功,难免懈怠,慕容垂无奈之下只得改变战术,命人兴筑长墙,把邺城团团包围,而把自己部队中的老弱分子,送到肥乡,另建一座新兴城,专门保护武器粮秣,由此转移部众的注意力,一面使邺城没有反击的机会,一面保存实力开辟其他战场,以提升士气。
但负面影响已经产生,许多人打起了退堂鼓,东胡人王晏,就在当地聚众起兵,率先宣示效忠前秦政府,据守馆陶,与邺城遥相呼应。
还有其他包括鲜卑人、乌桓人和汉人在内的大小势力,也都开始兴筑自卫堡寨,不肯接受慕容垂的号令。
由此可见当初选择的后者,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这世上小人物永远比大人物多得多,原因也在于此,并非所有人都能承受刚起步时的寂寞与无助,而能坚守下去的小人物,最后都有可能成为理想中的大人物,即便不幸成了事业的炮灰,也总比那些只知抱怨却碌碌无为地过完一生的人,要有成就感。
慕容垂并没想到这些人会聚而复散,慌乱之下,让慕容楷和慕容绍率军讨伐。
两兄弟行至半路,慕容楷对慕容绍说:“这些人本是燕国臣民,而今大业刚刚开创,人心还不能融洽,你的口才好,不如由你先去安抚他们,告诉他们大义所在,他们一定会听从,实在不行不通,再诉武力不迟。”
慕容绍欣然同意,于是率骑兵数百人,前往游说王晏和其他势力,慕容楷则驻扎在辟阳,密切关注局势变化。
此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