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是这件事。”易小川想起来了,“怎么?周兄今晚有雅兴了?”
“当然,”周瑜答道,“今天能够如此顺利地招降甘宁,免去一场战争,我心里自然高兴。再说了,”说着周瑜将目光转向诸葛亮,“今天难得和黄公子相见,而黄公子又颇懂兵法。我意,不如我们三人借着这空中的姣姣明月,在这里一起交流一下兵法,不知二位意下如何?”
易小川和诸葛亮相视一笑,易小川说道,“我没问题,就看黄公子的了。”
诸葛亮笑了笑,“两位之中,一位是江东的水师大都督,一位是名震天下的神将,在下一介书生,能和二位探讨兵法,那是我的荣幸,我当然不能拒绝了。只不过,在下才疏学浅,一会儿有说的不对的地方,二位不要笑话我才是。”
“公子真是太谦虚了,”周瑜说道,“单凭公子献给太史慈将军的破寨良计就足以说明公子对兵法的娴熟,既如此,想必公子对兵法一定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今日能和公子一起畅谈兵法,那才是我周瑜的幸运。”说着,周瑜一摆手,“二位,请吧。”
于是,易小川、周瑜和诸葛亮找了一个开阔平坦的山坡以一三角形的形状盘腿相对而坐,相互看着对方。
“既然这场探讨是我发起的,那就由我来出题目吧。”周瑜说道。
易小川和诸葛亮微笑着看着周瑜,表示同意。
“打仗少不了行军布阵,既如此,我们就先说一说行军。”周瑜说道,“不知二位对行军可有什么高见?”
“在下以为,行军的最主要核心应当是稳重求进。”诸葛亮缓缓说道,“先锋部队在前,主力部队居中,辎重部队在后。如此安排,当是行军的上上之选。”稍稍熟悉兵法或者看过有关这一类的影视剧的读者们都应该知道,诸葛亮口中所说的这种行军方法是最传统的行军方法。当然,也是最被广大将领所认可并实行的行军方法。由此可见,历史上称诸葛亮用兵向来谨慎,不爱用险,确实是真的。
周瑜微微一笑,“先锋开路,主力接应,辎重供给,如此行军确实无所挑剔。不过,”周瑜话锋一转,“这种行军方法自古流传,至今已有几百年了,公子不觉得太传统而缺乏新意了吗?”
诸葛亮微微一笑,“大都督刚才也说了,这种行军之法自古流传。既然都流传了几百年还依然存在,就足以说明它的合理与经典,因而才没有被淘汰。如此合理又经典的行军之法,为何不继续使用呢?难道,大都督还有更好的行军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