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
更有些派别仅演奏其中的10段。
不同的派别演奏这一首曲子展现出来的故事虽然都相同,但立场却不同。
比如说浦东派的18段,正是以客观立场来讲述楚汉争雄一事,但十段的版本确是以项羽的视角来讲述自刎乌江的悲情。
具体现阶段原世界官方的谱面是什么样,沈武寰自己也不知道,毕竟她只是一个西洋音乐人,民乐到底是如何发展的她心里也没有谱。
索性也不管那么多,她决定演奏以项羽视角来陈述的版本,毕竟这个版本杀伐气最重,也是矛盾和感情交织最为深刻的版本!
沈武寰坐在椅子上抱着琵琶,终于要开始她的演奏了,正应了那句“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第一段,是战前准备,共分为列营、吹打、点将、排阵、走队,五小段。
沈武寰的手指根本上没带假指甲,选择的是用肉指来演奏,这样更能融入曲目之中。
她使用“拂轮”的手法拉开了整曲的序幕,渐快的节奏以及激奋人心的长音,描述着当下一触即发的战争背景。
这段散板的引子,似高亢的号角、似轰鸣的战鼓,金鼓齐鸣,声震山谷,刀光剑影,铁马金戈,紧张森严,一派临战气氛。
可以预见的便是在场的观众们下意识的咽了口口水,这正是杀伐之气四溢造成的口干舌燥之像。
“吹打”,是此曲之中仅有的旋律性较强的抒情段落。
沈武寰用轮指奏出长音,模拟了古代军队中吹奏筚篥的音调,这段音乐似浩荡的汉军,又似霸王与虞姬最后的缠绵。
所有的一切都在此情此景之中走向终结。
这一段抒情段落在沈武寰的演绎之中,明明是轻描淡写的连环轮指,却有着刻骨凝心的伤愁。
琵琶的音色简直要把人魂都勾没了。
此时的沈武寰俨然化身了琵琶精在危害人间,大厅站的满满是人本来在这个炎夏只会更显燥热。
可随着琵琶声响起,气温俨然骤降,竟然如同初春一般冰冷。
甚至有的人情不自禁的缩了缩脖子。
“点将”是“吹打”后半段的变化重复,连续的十六分音符奏出,急促的旋律,描绘出调兵遣将时忙碌的景象。
“点将”之后便是“排阵”和“走队”。
这三段音乐的节奏整体紧凑,却也相对的有慢到快,隐隐有一种大战将临的感觉。
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