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固守长城任凭匈奴骑兵予取予夺。
关于骑兵和战马的得失,还仅仅是从军事角度考虑。
几万大军北击匈奴,茫茫大漠千里之遥,这一路上的给养如何供应,与朝廷的联络如何保障?
身处广无人烟的大草原上,各路兵马是各自为战还是互相配合,若是互相配合又如何保证所定战术不被匈奴所截取?
匈奴大营的位置、各个部落各部军队的详细情报又如何获得,即便获得之后又如何判定真伪?
要知道自此当年高祖被围于白登山后,直到武帝时期,已然接近百年,这百年来大汉一直以金银财宝来不停安抚匈奴的狼子野心。
大汉朝廷这对百年间匈奴发展情况的了解,可以说是近乎于无。
这种种客观条件都对出兵匈奴极其不利,所以武帝十六岁刚刚登基时,便曾准备出兵匈奴,但直到十二年后,卫青、李广等四路兵马才第一次踏出长城边境。
这其中一方面是因为汉朝的战车不利于草原对敌,而大汉又极其缺少骑兵所需的战马,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在北击匈奴这件事上,汉武帝几乎是受到了整个大汉朝廷的激烈反对。
大臣们不愿汉武帝出兵匈奴的原因或是出于私利,某些人或多或少的收了单于的好处。
更多的则是出于公心,是对社稷安危的考量,担心若是兵败则会动摇国本。
正所谓“一动不如一静”,除了大汉天子以外,谁要是敢妄言出兵,那他首先就好受到其他大臣的攻击。
更重要的是,满朝文武不论是谁,只要他赞成皇上出兵,那他就要独自担下兵败之后的种种后果。
若是战胜的话那还好说,功劳自然是圣上的英明,自然是前线战士的悍不畏死勇猛奋战,
等到论功行赏时,这位赞同出兵之人,能不能因为一句建议出兵就受到封赏都难说。
但若是兵败的话,犯错的自然不可能是皇上,也不会是真正抛了头颅,洒了热血在草原上的三军将士们。
那这蛊惑圣心、妄言出兵、甚至动摇居心叵测动摇国本的抄家灭族大帽子,也就只扣给那位曾经在皇上面前大言出兵之人了。
正因为满朝文武没有一人敢于同意汉武帝出兵,他才将这两封国书通过种种手段加以泄露,让天下人都知道当年冒顿单于是如何羞辱大汉国母,而国母又是如何为了大汉,而卑躬屈膝的忍辱负重。
这两封国书一现世,满朝文武还有哪个敢和汉武大帝唱反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