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误国的腐儒,个个都该死,本督当年还是过于心慈软。”
魏忠贤周身鬼气缭绕,药业切齿的怒道。
宋小福一愣,这魏忠贤有没有爱国之心不能断定,但至少掌权期间,剪除异己、谋杀朝大臣是肯定的,而且多为私利。
可现在他说的怎么好像还是毫无私心一样?
宋小福对于历史人物从不下定论,因为历史都是胜利者书写,本身或多或少都有偏颇,但他相信大的事件都不会有太大问题。
“九千岁,对于你是否爱国,此时暂且不论,但你与客氏狼狈为j,多次假传圣旨剪除异己此事应该不假吧?”
魏忠贤听到宋小福对他的所为有不认同的地方,顿时脸色现出怒色。
一般像太监这种人,因为生理上的缺陷,大都会与常人的心理不通,在那个“不孝有、无后为大”的年代,不能延续祖上香火可以说是最大的痛处。
加之他们被世人看清,即便是依附于魏党之下的人,除了那些小太监,大臣们明面上或许对他恭敬遵从,但从骨子里必然看不起他。
尤其是大明朝那个有些怪异的朝代,人士子根本不怕皇权,相反还以敢跟皇上叫板为荣。
比如明神宗万历朝的国本之争,万历皇帝想要立自己喜欢的皇子为太子,但大臣们以不合祖制为由,跟万历皇帝硬是杠上了。
甚至一些言官为了博取政治资本,也不管有没有,几乎指着鼻子骂皇帝。
在明朝的言官制度下,就算是万历皇帝也不得不怂了,但他干脆来个破罐子破摔,你不是说我声色犬马吗?那我就昏给你看。
就这小儿赌气一般的行为下,万历皇帝创造了二十八年不上朝的记录,不郊、不庙、不朝、不见、不批、不讲,甚至到了后期,六部要职因为没有皇帝批奏,出现了许多空缺。
但就是这样,最后皇帝都不得不妥协。
魏忠贤眼睛微眯,看着宋小福道:“那些个酸腐人,为了博得自己的政治资本,风闻奏事成了捕风捉影,甚至凭空捏造,连陛下都敢斥骂。”
“说是为国着想,实则不过是为了庇护他们背后的利益集团,一旦触动到士族利益的政令,全部驳回,想要对付这等y险狡诈之辈,本督不用些特殊段,如何能成事?”
宋小福虽然他这话有些强词夺理,但一时又找不出什么理由。
“好,这些是非我们暂且不论,你能入宫全凭魏朝引荐,他还曾为你求情救你一命,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