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溪不小心谨慎的对待。
去或是不去,姬溪徘徊良久,最终决定以不变应万变,选择不去。然而当夜张统的回报却让姬溪改变了注意。
据张统探查得知,此次诗会的声势之浩大堪称绝无仅有,邀请的人几乎囊括了长安城内所有的名家大儒,且这些平日里深居简出的人大多表示会欣然赴约,若仅此而已,姬溪还不会太过在意,但当姬溪听到张统说许昭放言欢迎长安城内所有的应考士子们都可以前往许宅参加诗会的时候,姬溪开始慎重起来了。
搞出这么大的阵仗,许昭到底想干什么,仅仅是以诗会友这么简单吗?可能吗?
要知道,许昭所要举办的是一场数千人的盛宴,这数千人又大多是附庸风雅之人,他们所用之物具皆要是精品,这场诗会注定将耗资巨大。
空耗如此大的财力物力,只是为了以诗会友?打死姬溪都不相信。
那许昭是为了什么呢?
名声?不对,他的名声已经极大了,不需要用这样的方式来稳固。
广结善缘?也不对,太多的士子崇拜他,他的话在士子们的心中本就分量极重,再者,这巨大的耗费分散到数千人身上就不多了,凭这些钱财远不足以让那些心高气傲的士子们死心塌地。
姬溪想到了一种可能。许昭有可能想造势,想利用这数千士子引导一些舆论的走向,达到一些不可告人的目的。
他最终的目的姬溪无法知晓,无法知晓便无法防备,除非强行制止诗会的进行,可眼下的长安早已群情热切,想要制止显然不再可行。
于是,姬溪只能选择见招拆招,走一步看一步,这诗会是必须去了。
主意既定,多想无益,让张统离去,姬溪便躺到床上睡了过去,
一夜无话,第二日的早朝,刘协追问了关于诗会的一些事情,并饶有兴趣的说今晚也会去凑凑热闹。
对此,姬溪不置可否。散朝之后,姬溪没有去兵部也没有回家,而是折道到了高顺的住处。
自去岁高顺在郿城活剐的孙夏并屠杀了进十万贼兵后,这一年多来一直以戴罪之身隐居长安,姬溪数次想要重新启用他,可一来高顺并不主动,二来也没有太过合适的时机,所以便一直搁置着。
昨夜打定主意赴那诗会之后,姬溪便想着要找几个帮手,思来想去,如今身在长安的,姬溪能信得过的还有能力帮自己这个忙的,除了吕春之外竟然只有芙儿,而吕春因为置身事内,难免有所疏漏,如此一来,姬溪便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