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从河里出来的籽料,皮光水滑!”
“小伙子,来来,看看我这里的石头……皮薄馅大哎!!”
切,这是卖石头还是卖包子呢?!
这里的摊子是真多,露天摊头齐整整地排去,有山料有籽料,码得特别规整,让人感觉里面肯定有好玉,这些摊子后面好多都是当地的村民,他们从事这生意已经颇有些年头了,从山里开出石头或是从河田河中拾到的石头都可以摆在这里,说不定哪块里面就有不错的玉石。
他们是准备把石头卖出玉的价,而来这里的客人们是准备挑出那些最有可能开出好玉的石头发一笔大财。
夕阳斜照过来,人头涌涌石色生霞。
熙熙攘攘利来利往啊!
想到这王小宝很感慨,他不知怎么地就想起中国最有名的那块和氏璧的故事。
话说中国很多文人喜欢借物铭志,以文载道,编故事来抒发感想,可惜光顾着写得动情,少了逻辑,那些书里的故事都是听起来很美可经不起推敲,就比如这个韩非子中写到的和氏璧,就特别典型。
这故事很多人都知道,特别是玩文物收藏和珠宝玉石的,几乎每个人毕生都以淘到找到和氏璧为梦想。
故事里说在中国古代春秋时,楚人卞和在荆山见凤凰栖落青石之上,出于某种迷信,因为古人曾有“凤凰不落无宝地”之说,认为这石中有玉。
于是他将此璞石献给楚厉王,可惜经玉工辨识认为是石块。于是卞和以欺君罪被刖左足。楚武王即位,卞和又去献宝,仍以前罪断去右足。至楚文王时,卞和抱玉痛哭于荆山下,哭至眼泪干涸,流出血泪。文王甚奇,便命人剖开璞石,果得宝玉,经良工雕琢成璧,人称“和氏璧”。
但从韩非子的心态来说,他也就是把自己比成那个怀才不遇的楚人卞和,玉石就是他的才,那些说石中无玉的玉工们就是各种羡慕嫉妒恨的当朝大臣们。
可你编个故事还比不上现在的网文写手……
你说你觉得石头里有玉你剖开就是了,是没工具是怎么滴?
没可不可以用石头砸?用火烧加水泼行不行?
有就献没有就不献,干嘛拿块原石去找虐?
一次还不够还两次,最后还抱着石头哭?!
大老爷们要不要这么娘炮?!
两脚分两次给砍了还觉得自己挺冤?
跟谁说都觉一点都不冤!
这用现代的话就是典型的作死,用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