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一番招兵买马的举措之后,在深夜子时时分,就踏上了返回东都的路途,
而在临走之前,他为族兄李玄道,还有从外地抽调绣衣卫入京一事,再次拜访了王崇古。结果两人只三言两语之间,就把这两件事给敲定了。
前者是以重要人证,戴罪立功的名义,暂时调到他麾下效力。如果真的在查案过程中立下殊功,可以免去刑责——这只是小事,王崇古不至于不给他这个面子;至于绣衣卫那边,也很简单,李世民在这之前去了一趟燕王帐,向燕王杨倓求了一封手书。
李世民才不会蠢到相信宇文士及的话,似王崇古这样的人物,能不得罪的话,还是不得罪为佳。
在李世民看来,越过王崇古向天子求告,无疑是最愚蠢的做法。可能后者不会在意,可他冒不起这个风险。王崇古日后或者有求到他的时候,但如今他李世民,却是有求于王崇古居多。
不过如换成是燕王之命,那情况就又截然不同了。
未来储君的人情,哪怕是贵为绣衣大使的王公公,也是不能不在意的。
而燕王本身,也是乐于相助的。一封手书,就可以拉近李世民与王崇古这两个朝廷柱石的关系,白痴才会干,
需知人情这东西要有来有往,才能亲厚的起来。
如果他李世民对这位殿下一直无欲无求,那么后者即便想要倚重于他,也会心有顾忌。
换在王崇古身上,情况也是一样。这位的身份位置都很敏感,平时即便有心亲近这位未来储君,也需顾忌天子的观感。似这等能光明正大向燕王是好的机会,可是极其难得。
事实上,这位王公公得到燕王手书之后心情甚佳,不但对李世民有求必应,还主动推荐了两个人选。
都是修为二品,拥有战将实力的大高手。比之李世民身边的两个影卫,也不差多少。
然后李世民就带着罗礼与袁天浩等寥寥十几人,还有两尊龙血战傀,匆匆离开了大营。
李世民已经将名册,交回到了王崇古的手里。可他选定的那些部下中的绝大部分,都在洛阳城内。必须等到他返回东都之后,才能将这些人召集到手。
此时李世民已归心似箭,在不顾惜马力的情况下,仅仅只用了两个时辰不到,就已望见了洛阳东面的建春门。
可到了城门口的时候,李世民就从一位前来报信的绣衣卫口中,接到了一个坏消息。
太子舍人元朗之妻韦氏,早在一天之前就已经服毒自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