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通正在和手下将领商议哪些人陪主将去金銮殿面圣比较合适——受到皇上接见,而且还是进宫面圣,这在封建社会,是极其光宗耀祖的事情,是要写进历史和族谱的大事!尤其对明朝地位相对低下的武将来说,进宫面圣的名额有限,很多人一辈子都没有这样的机会。
副将陈大典跪下对唐通行礼,请求道:“总兵大人,末将听说进京勤王的大将离京出战,皇上一定会在兰台召见,赐宴勉励,还会亲自登城楼送行,这样将军肯定会被载入史册!末将跟随总兵大人多年,从未有过不情之请!这次进京面圣带上小人吧!这样即便末将战死在帝都门前,也不枉此生!将军要是不答应,末将就不起来!”
唐通哈哈大笑,说:“陈大典,起来说话!你这小子,杀贼寇时可没见你这么积极呀!好吧,本帅就答应你了。”
唐通手下的将官见名额又少了一个,也都起劲和他套近乎,想让主帅带自己进宫。这时,营帐外有太监叫道:“恩旨到,请定西伯唐通接旨。”
唐通等将领赶紧摆下香台接圣旨。进帐宣旨的正是王承恩,他从黄稠包裹的锦盒里取出崇祯的圣旨,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患难之际,方见忠良。定西伯唐通率军勤王,朕心甚慰,兹特赠赏莽服、玉带,内孥另发银四千五百两,以犒劳诸将士。居庸关军情紧急,即刻率所部人马拔赴。御马监监丞杜之秩为督军,协守关口。钦哉。”
“赏银四千两?”唐通接了圣旨,怀疑自己听错了!刚才接旨时脸上的笑容顿时僵化!他唐家世代为将,为朱家守卫边关近三百年,家族中殉国者不计其数,他率兵星夜兼程前来勤王,崇祯就给他赏银四千两,圣旨中说的可是二十万两白银,皇帝竟然言而无信,赐莽服、玉带有何用?而且,内孥发银四千五百两犒劳诸将士八千零八十二人,每兵分五钱都不够!而且,崇祯皇帝还没有召见,没有赐宴!最可恶的是,崇祯还给唐家军中派了一个御马监的太监,监军太监是有权将他这主帅当众杀头的!
怒了,唐通彻底怒了!崇祯这小儿,太把唐家军不当回事!这样的君王,值得效忠么?想到这,心底的怒火把唐通的双眼烧得通红。但他终究是大明的忠臣,祖上世代为明将,怎么能因为这些小节而失去了大忠大义,他只得受了莽服、玉带。
“也罢,大男儿当战死沙场”,想到这,唐通咬着牙,站起身,手一松,刚接下的恩旨飘然落地,他也不捡起,朝身后诸将大声喝道:“全军拔营,连夜启程去守居庸关!”
居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