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阁 > 历史军事 > 汉末武圣 > 第一百六十六章 车骑将军

第一百六十六章 车骑将军(2 / 3)

当时的儒家思想不谈,哪怕以现代人眼光看,这种行为也令人不齿。

再举个例子。

历史上徐晃背杨奉而投曹操,为什么世人都认为其乃忠义之辈,而非背主之徒?

盖因杨奉并非明主,又出尔反尔不听徐晃劝谏,徐晃自然有另择良主的权利。

当时就有人劝谏徐晃,杀杨奉再投曹操,以为晋升之阶。

徐晃却言辞拒绝,不愿做此等龌蹉之事。

再看郭嘉,先是北上投奔袁绍。

袁绍摆出一副礼贤下士的姿态,对待郭嘉也不错,却没有给发挥所长的机会。

郭嘉当时就对辛评、郭图说:“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而未知用人之机。多端寡要,好谋无决,欲与共济天下大难,定霸王之业,难矣!”

郭嘉认为。

袁绍只是表面效仿周公礼贤下士,却不能人尽其才,难成大事,而后果断离去。

郭嘉弃袁绍而去,为何没人说他是背主之徒?

盖因汉代时期,儒家思想比较较开放,君择臣臣亦择君。

假如君主仅仅厚待属下,却没有能力折服下属,属下因此离去,也是情理之中。

很多人错误的以为。

中国儒家思想就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

其实遍观儒家经典,从没有这种说法。

这种言论,乃后世、电视剧,歪曲了儒家思想罢了。

《左传》乃儒家经典,对于忠君之事,也有自己的独特看法。

《左传》记载:“故君为社稷死,则死之;为社稷亡,则亡之。若为己死,而为己亡,非其私昵,谁敢任之。”

也就是说,国君为了江山社稷去死,死得其所,臣子就应该与之共同赴难。

如果国君是为自己的私利而死,死的就不得其所,臣子又不是他奴才,谁该去死呢?

由此也可以看出。

愚忠思想在正统的儒家理念,以致整个汉代、三国时期,都并不被推崇。

《孝经》中曾参问孔子:“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

孔子也并不认为,身为人子就应当毫无原则,就听从父亲的命令。

一味顺从父亲,反而有可能陷父亲为不义,反而不孝。

无论对待父亲或者君主,都应该‘义则从之,不义则争之’,如此方为忠孝。

刘宏对徐晃、张飞等人,并无知遇之恩。

最新小说: 第一尸界 夜归来 最强雇佣军 爆笑王妃:邪魅王爷涩涩爱 超级特工奶爸 大明法医 透视小神医 三国之东汉风云 锦绣农女:猎户夫君欠调教 汉末武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