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头离开之后,李君昊算了算自己身上的钱,因为买了手机,还要留下些备用的,满打满算能够动用的只有两万六左右。
通过之前和朱何军聊天,他明白现在好木头的价格都不便宜,自己身上这点钱,估计只能买得起楠木一类,稍微多点都买不起。
一文钱难倒英雄汉,说得就是现在的李君昊,之前路过银行,见到那边下班清点账目,他都忍不住多看了几眼,如果不是是非观束缚着,差点想要去抢了,眨眼功夫几大箱子钱,轻轻松松就能到手。
站在原地看工人切割木头,李君昊只能感叹这个时代的人太聪明了,所有东西都能够通过机器完成,尽管方便,但却缺少了古时候的传统美感。
旧时谁家要找木工,都请牙人掮客帮忙吆喝,他们的门路多,手艺好的是一种价钱,手艺稍差点的又是一种价钱,没人敢乱要钱,也没人偷懒耍滑头,要不然信誉完了,以后没人愿意再请他们。
牙人也不会,那是在砸自己招牌,他们比谁都懂信誉有多重要,如果请到不好的工匠,自己就先跑去向雇主求原谅,如果不能保证让雇主满意,多说了几句闲话,也是在给牙人脸上抹黑。
所以谁家请了工匠,接下来都不怎么需要再操心,一般都会尽力做到最好,选购材料也是怎么便宜怎么来,结束勤劳工作后拿到工钱,还会跟雇主说声谢谢,一件件活都代表着他们的好信誉。
从去了流水镇之后,再到阅读近代书本,结合起在阳东的见闻,李君昊总感觉这个时代的人少了点什么,虽说物质方面远比几个世纪前丰富,但精神方面确实是少了点人情味,关于这点他可以真真切切体会出来。
用读书人斯文点的话来说,大概就是:礼乐崩坏。
很多圣人之言,民间俗语在岁月长河里都被泡烂了,变味了。
不能说古时候的东西,应该全部拿到现在来用,比如乱匪杀人还说是绿林好汉、比如穷人的贱籍等等,如今抛弃了反而好,可他觉得一些好东西起码应该保留下来。
跟现代人相处时候李君昊有点不适应,现在仔细想想,可能是因为没了那股子人情味,到处都很冷漠,让他觉得陌生
关于“礼乐崩坏”,读完放满三个书架的史书后,李君昊开始产生点不同的见解,好像每个朝代都在说这句话,不过社会总体而言还是在不断进步的,只是可惜人情冷漠罢了。
西周时期,君王不理国政宠幸美色,国人觉得还是上古三代好,起码不乱搞,礼崩乐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