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章太炎的《论诸子学》中有「其术似与老子相同,其心乃於老子绝异。
故《天下篇》歷叙诸家,己与关尹、老聃裂分為二。其褒之以『至极』,尊之以『博大真人』者,以其自然之说,為己所取法也。其裂分為二者,不欲以老子之权术自污也。」
庄子认為如果能做到「齐物」。那麼便能达到「逍遥」的境界。这是庄子哲学中另一个重要概念,这是个体精神解放的境界,即无矛盾地生存於世界之中。
庄子并不否认矛盾,只是强调主观上对矛盾的摆脱。庄子用「无為」来解释这一术语,与老子不同,这裡「无為」是指心灵不被外物所拖累的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状态。
这种状态,也被称為「无待」,意為没有相对的东西。这时,人们拋弃了功名利禄的追求慾望。「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这句被普遍认為《逍遥游》一篇主旨,同时也是《庄子》一书的主旨。这是一种心与「道」合一的境界。
庄子认為一般人很虚偽。「人心险於山川,难於知天。天犹有春秋冬夏旦暮之期,人者厚貌深情。」。
他批评儒家「以仁义攖人之心」,这样会导致「天下脊脊大乱」。而君主的专制统治和对知识的爱好,只会使人心更加败坏,「民之於利甚勤。子有杀父,臣有杀君,正昼為盗,日中穴阫。」
流沙河认為,庄子的為人主要有四点,「一曰立场,站在环中。二曰方法,信奉无為。三曰理想,追慕泽稚。四曰修养,紧守心斋。」
所谓环中,就是不持有任何立场。《内篇?齐物论》中有「得其环中,以应无穷」,《杂篇、则阳》中有「得其环中以随成」。
无為在《庄子》中经常出现,庄子认為无论治国还是做人,都要无為。但无為颇难解释,流沙河认為是「偽」或是「人為」的意思。
「泽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饮,不蘄畜乎樊中」,是追求自由。「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於耳,心止於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所谓心斋就是要排除心中的种种杂念。
庄子的哲学思想大体可归纳為以道為实体的本体论、「万物齐一」的相对主义认识论,并由此引发出其独有的主观唯心主义倾向和相对主义诡辩倾向。
这种本於自然的人性论与伦理观,為后世的中国知识分子提供了另一种生存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可能性。
庄子的哲学提倡破除「肉身我」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