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他的理念。
庄子的文章中。出现了许多寓言,所谓「寓言」,寓就是寄,意在此而言寄於彼,藉由虚拟的人、事、物来暗示自己的意思,也就是「藉外论之」。
因為「亲父不為其子媒」,自己陈述自己得理想有多好,别人当然不会相信,因為那是「老王卖瓜,自卖自夸」。
所以要藉由第三者来替自己说明。所谓「重言」。陆復明「庄子音义」说:「為人所重者之言。」
俗话说「人微言轻」,没有身份地位的人说的话,人家当然不相信,只好假借往圣先贤。先辈宿学之口,替自己说话。
寓言是将自己的意思以虚拟之人、事、物表达出来,因此,不同的人对相同的一篇寓言也会有不同的猜测。
以寓言来解读庄子会遭到另一难题,即「物性」、「人性」的不同。庄子以物寓人,但是。物性是有限制的,有其不可超越性的,而人性则是可以不断向上开发的。
因此,要如何从庄子寓言中掌握庄子的寓意,而非字面上的解释,是很重要的一点。
「北冥有鱼,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為鸟,其名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庄子提出了巨大的鯤鹏,作為大的代表;而后又提出了蜩、学鳩、斥鴳与之映衬。一般对於鯤鹏之「大」与蜩鳩之「小」有两种见解,一是「小不及大」,另一是「大小自适」。
提倡「大小自适」的,可以向、郭為代表,而魏晋的玄学家则将此发扬光大。「天地者,万物之总名也。天地以万物為体,而万物必以自然為正。
自然者,不為而自然者也。故大鹏之能高,斥鴳之能下,椿木之能长,朝菌之能短,凡此皆自然之所能,非為之所能也,不為而自能,所以為正也。」
「鹏鯤之实,吾所未详也。夫庄子之大义在乎逍遥游牧,无為而自得。故极小大之致,以明性分之适。」
「物各有性,性各有极,皆如年知,岂跂尚之所及哉。」「苟足於其性,则虽大鹏,无以自贵於小鸟,小鸟无羡於天池,而荣愿有餘矣!故小大虽殊,逍遥一也。」
「夫小大虽殊,而於於自得之场,则物任其性,事称其能,各当其分,逍遥一也。岂容胜负於其间哉。」
由以上引言可以看出,向、郭眼中的自然拘限於物理现象,以本能為主。大鹏能高飞,斥鴳不能飞高,这是物理现象,也是本能的限制。
所以蜩鳩不希望飞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