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尔芙跟随父母住在伦敦市区,邻海德公园。她的早年教育由父母在家指导完成。
1895年她的母亲突然离世,2年后,同母异父姐姐去世,15岁的伍尔芙因此遭受若干次精神崩溃。
后来在自传《存在的瞬间》中道出她和姐姐瓦内萨贝尔曾遭受同母异父的哥哥性侵。1904年,父亲莱斯利史蒂芬爵士去世之后,她和瓦内萨迁居到了布卢姆。后来她们和几位朋友创立了布卢姆茨伯里派文人团体。
她在1905年开始职业写作生涯,最初為《泰晤士报文学增刊》撰稿。
1915年,她的第一部《远航》出版,其后作品都深受评论界和读者喜爱。大部分作品是由自己成立的「贺加斯岀版」推岀。
伍尔芙被誉為20世纪伟大的家,现代主义文学潮流的先锋;不过她本人并不喜欢某些现代主义作者,如乔伊斯。
她对英语语言革新良多,在中尝试意识流的写作方法,试图去描绘在人们心底的潜意识。
爱德华摩根福斯特称她将英语「朝著光明的方向推进了一小步」。她在文学上的成就和创新至今仍有影响。
二战后她的声望有所下降,但随著70年代女权主义的兴起,她又成為文学界关注的对象。
伍尔芙患有严重的抑鬱症,她曾在1936年写给朋友的信中提及:「永不要相信我的信,不骗你,写这信之前我彻夜未眠,瞪著一瓶三氯乙醛,喃喃说著不能、不要,你不能饮。」
1941年3月28日,她在自己的口袋裡装满了石头之后,投入了位於罗德麦尔(Rodmell),她家附近的欧塞河(RiverOuse)自尽,留下了给丈夫的遗书。伍尔芙与詹姆斯乔伊斯同年出生。又同年死去,两人又同是意识流的代表作家。
最近关於吴尔夫的研究大多关注於三个方向:女权主义、同性恋倾向及抑鬱症病史。这方面的一个例子是1997年EileenBarrett和PatriciaCramer所著的一系列文学批评:《Virginiaoolf:LesbianReadings》。
1966年伊莉莎白泰勒曾主演的电影《灵欲春宵》(hosafraidofVirginiaoolf?),但这部影片的名字,却和Virginiaoolf没有丝毫关係。而是套用了一曲英国童谣,名為「hosafraidofthebig,badolf?」
在2002年,出现了一部以吴尔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