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就是带着人一路从那里面跑出来的,路上就算没有土匪,他们也损失了近一半的人口,其中有两成半死于饥饿,还有一成半则是死于道路艰难。
这还是因为他带出来的都是蜀人,他们从小腾高越低习惯了,外人进川,死亡率会更高。
赵申道:“大将军若要出兵蜀国,我是将的不二人选,论对蜀地的了解,朝中无人及我。”
赵含章想的却是,“蜀地的百姓会希望我出兵吗?”
赵申微楞。
赵含章问道:“涪陵、巴郡几地会想归我统治,还是归成王统治?我与他有多大的区别?”
汲渊道:“论治民,自是将军在他之上。”
赵含章:“那我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才能治理到三郡,三郡的百姓又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和时间才能被我统治到?”
群臣沉默。
赵含章叹息一声。
明预道:“大将军,人不能只看眼前之利,为了大计,眼前的利益可以暂时舍弃。”
赵含章:“眼前的蜀地百姓可愿意被我们舍弃吗?”
要是一个人,两个人也就算了,赵含章不是心慈手软之人,哪怕睁着眼睛直面痛苦也会舍弃。
可这是三郡百姓的生死,甚至会波及到整个巴蜀地区的百姓,为争夺那三个郡,她这里也要出兵,就算占下那三处,物资也很难从外面运到那三个郡,他们的发展还是要倚靠广汉一带的成国。
若是不能和外界联通,他们的粮荒什么时候才能渡过?
全靠自给自足,他们归顺赵含章的意义何在呢?
就为了赵含章一人“不弃国土”的好名声,为了将来能够更顺利的收复蜀国吗?
那,到底是放弃三郡,将来收复蜀国的付出的代价大,还是现在占领三郡,让治下之民陷于穷困粮荒和战争中的代价大呢?
赵含章从不觉得战争是最恐怖的。
天灾,饥饿和寒冷,物资的匮乏,那才是最恐怖的。
前者死得很快,似乎战损率很高;
后者死得很慢,似乎死亡率很低,但她上过战场,混迹过流民军,知道这些官方统计的数据有多假。
饿死的、冻死的,因为饥寒生病死的,都可以少统计,或者不统计,将其归为流民冲突,土匪抢掠,病死老死等一系列理由。
然后报上来的数据漂亮又合理。
只有真正经历过的人才会知道这一笔笔数字是在诛心,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