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阁 > 历史军事 > 我在明末有套房 > 第三六八章徽商

第三六八章徽商(1 / 1)

第三六八章徽商

全世界可以生产枪支和火炮的国家有很多,只要是具备近代化工业能力的国家都可以生产,但是能生产子弹十三个,就连拥有航母的印度,其炮弹和子弹都是进口的。

子弹的生产工艺很复杂的,不是后期的加工制造工艺,而是前期的金属冶炼工艺,这可不是一般的军工厂就可以做到的。

像狙击枪子弹,全球目前仅五大国以及日本、德国、捷克以及以色列、加拿大可以做到,但是,技术来源却来自美国。

考虑到这些枪炮研究所的任务本身就够重了,全旭也不好意思继续去剥削他们,于是另外成立了弹药研究所,专门研究弹药。弹药的威力也就那样了,很难再有大幅度的提升,在全旭的重赏之下,也有不怕死的人,变样花样摸索全旭提出的硝化棉。

在欧洲,不知道多少欧洲人正在极力尝试着制造出更具威力的火药,但一直没有太大的进步,没准诺贝尔的祖父的祖父现在都还是单细胞状态呢?

全旭这边没有取得成功属于正常,如果成功了,那才意外。

大明的工匠,最大的问题是不识字,他们的工作经验,全部来自师傅手把手的教导,以及多年的工作经验,让他们说理论,估计跟造船大师傅李重贵一样,说,他们说不出所以然,做,做可以做出非常符合科学比例的船只,以及拥有良好密水舱的大船。

中国古代并没有建立科研体系,很多创新发明都是民间兴趣者搞出来的,那些爱好者完全是心血来潮,想到什么搞什么,并没有完整的科研计划,更不会去记录相关的实验数据。

最最要命的是,大多数跟化学有关的科研成果都派不上用场,没有办法为研究者带来收益,兴头一过,马上被扔到一边,再也无人问津了。

在唐代中国就提炼出了硫酸,但是一千多年过去了,硫酸这一极其重要的东西迟迟没有应用到老百姓的生活中。

那些炼丹士只知道怎么样就能炼出硫酸,却不知道硫酸到底能派什么用场,也没有兴趣去研究,很多潜力巨大的东西就这样与中国擦肩而过了。

当然,还有火药。

中国炼丹术士最早提出火药这个原理和现象要在秦朝,只是记录炼丹术文献中的记载,警告千万不可混和一些指定物品,不然就会引起爆炸。

和工匠不同,道士多少都是有文化的,像历史上的著名炼丹专家,他们基本都是儒道兼修,然而,自从秦朝出现火药,直到唐昭宗天佑元年(904年)杨行密的军队围攻豫章,部将郑(以所部发机飞火,烧龙沙门,带领壮士突火先登入城,焦灼被体)。这里所说的(飞火),就是(火炮),(火箭)之类。

这是一个病态,比如治疗。

全旭召开全体研究所专家会议,开门见山的道:“以后,但凡做试验,研究,必须留下文字资料,比如说,记录下来,今天用了什么东西,怎么做的,效果如何……”

李重贵哭丧着脸道:“大帅,可老朽不识字啊,那些徒弟徒孙,也都不识字!”

李重贵可算是说出来各个研究所的通病,也是所有工匠们的心声。

“这个问题,我来解决!”

全旭让人通知任红桂前来金州卫城开会。

任红桂现如今掌握着全旭手底下识字最多的一批人,这些人负责查验全记名下的各种工厂的生产、出售以及交易账目,也就是一个猴版的监察院二处。

当初李世让贪污,就是被任红桂的人查出来的,事实上,他查出来的问题,不仅仅是一个李世让,还有很多人,如果属于内部人员,有问题就是内部处理,只是在管事、掌柜一级内部通报。

“全爷!”

“坐!”

全旭望着任红桂道:“现如今枪炮局面临一个严峻的问题,他们没有足够的人手去实验记录,这个工作,我准备交给你去做!”

“是!”

任红桂沉吟道:“实验文牍属于保密,不得外传?”

“这是自然!”

全旭想了想道:“我准备在各研究所成立一个书记处,负责记录所有实验资料,规纳统计,不需要用文言文记录,只需要用白话文记录既可,同时……”

说到这里,全旭摇摇头:“就这么办了,文字记录工作人员不足部分,可以是招募,前提条件是,一定要签署保密协议,一旦泄密,将以严惩!”

这其实是一个治标而不治本的工作,为了提升全家军的战斗力,他在军中设立的识字班,全体将士开始读书学习,列为日常考核中的一项。

工匠们也采取这个办法?

全旭摇摇头,很快就否决了这个想法。

工匠的作息与部队不一样,部队可以做到准时化,每天几点起床,几点训练,可以做到令行禁上。

可是工匠们不一样,他们太朴实,太醇厚了。

全旭给工匠们发放一定的田地,住房,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这些工匠干起活来,都是没日没夜,抢班加点,他们实在是没有办法像军队一样,采取每天两个小时的文化课学习。

那就办学校。

想到这里,全旭离开了金州卫城。

如今的金州卫城只是一座工匠大营,用来研发和生产各种枪炮、铠甲和装备,就连普通的高炉或平炉,全部不在城内,而在城外。

全旭让人放出风去,他准备在辽南办理一座可以容纳两千人的大学堂。

与全旭合作过商贾们闻风而动。

没有人是傻子,这是全旭想打秋风,如果他想自己建学院,就像在全家庄镇一样,一声不响,马上建造起来。

现在事情没有影子,就放出风声,那自然是有所求了。一时间,前来拜访全旭的人连绵不绝。

“拜见修武伯,在下徽州歙县程敬贤!”

“徽州,徽商?”

全旭知道徽商,成化年间,徽商相继打入盐业领域,一向以经营盐业为主的山西、陕西商人集团受到严重打击,于是徽商以经营盐业为中心,雄飞于中国商界。

“听闻修武伯欲建学,敬贤家资不厚,没有攒下多少钱,若修武伯不嫌弃,程某愿意投资六万两银子!”

“你确定是投资,而不是捐献?”

全旭知道这个时代的商人,与后世几乎一模一样,喜欢做慈善扬名,比如说在全家庄镇的金梯书院,这座学院虽然是全旭出资建设,后继,几乎没有花什么钱,前往全家庄镇做生意的商贾们,就不约而同的向金梯书院捐钱。

多者三五千两,少则一两百两,甚至几十两银子。也有的捐献什么笔墨纸砚,也有的捐献儒衫、鞋袜,甚至是羊肉、鸡肉等等。

全旭理解他们的做法,这个时代的读书人,就相当于后世的大V,拿人的手短,吃人的嘴软,拿了商贾的好处,自然会帮助那些商贾说好话。

东林党就是这样起家的,他们背后就江南的地主豪强以及商贾势力,事实上商贾出钱最多,比士绅豪强更多。

程敬贤微微一笑:“若是修武伯让程某捐献,那程某就捐,让程某入股,那程某就入股!”

“辽南大学,预计占地一千五百亩,分为工程学院、机械学院、商务学院、文学院共四院!”

全旭拿着一张从电脑打印出来的效果图,放在程敬贤面前道:“辽南大学将会建成这种规模,你拿六万两银子,占一成股份,如何?”

“一成太少了!”

程敬贤笑道:“辽南地价便宜,即使修武伯以地入股,这一千五百亩地,也不值几个钱,程某六万两银子,至少要占三成股份!”

全旭是一个新兴的势力,拥有着极强的粮食生产能力,海盐生产能力,钢铁生产能力,掌握着一大部分资源,跟着全旭做生意,程敬贤感觉绝对会赚钱。

为此,他从江南的徽州商盟里脱离出来,与其兄程敬宗分家,带着十二万两银子离开了徽州,于三月初抵达了辽南。

此时辽南正在进行春耕,在海州、复州、盖州和金州四州十五县,正在紧张的垦荒置田,由于今年比去年下手早,而且人手比去年多了将近十倍,今年开垦的土地不下一百万亩,以玉米和红薯、土豆的产能,至少可以产出上千万石粮食。

拥有粮食,就意味着拥有一切。

辽南这个地方,今年将会吸引更多人过来,比如说去年抵达的流民,大部分都拥有了自己的家,他们虽然还穿着破衣服,却罕见菜色,显然,他们的日子过得不错。

位于商业区的店铺,也有普通百姓光顾,他们也有不弱的购买力。

“三成太多了!”

全旭摇摇头道:“一成,不能再加了,如果不愿意,你就请自便吧!”

全旭的态度非常强硬。

程敬贤笑道:“修武伯,你要建学校,自然需要老师吧?程某一句话,可以在江南给您找来百八十名秀才,让他们过来担任老师,我要三成股份,其实不多。程某家资经营笔墨纸砚,这部分开支,程某也承担了!”

PS:求票,求推荐!

最新小说: 寒门崛起:从入赘开始 五代枭雄 大唐逆天子 魏虎 开局一辆大G,震惊了整个大唐 家父汉高祖 水浒新秩序 全能后勤兵 三国重生之我有反伤刺甲 大明:躺平的我被太宗窥探了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