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挺进,欧罗巴
按照欧洲传统,晚上举办冷餐会,林泉用蹩脚的英语亲切与英德籍雇员、驻欧员工聊天,目光专注,留意交谈人的表情,听不明白的地方,也能领会话意,通过照片就记清所有员工的名字、基本资料,惊人的观察力、记忆力与思维,亲切随和的态度,赢得欧洲分部员工的好感。
张雅进入联投之后,一直协助市场部总监袁鑫负责国外事务,敏锐的注意到德国的新能源政策可能有新的调整,这才是林泉此次欧州之行的主要目的。
德国从2000年起,就给予光伏发电每度约0.5欧元的补贴,连年来持续调整扶持政策,都是有利于新能源产业在德国的发展,今年更可能在立法上有所突破。
德国太阳能电池及组件的产能已经无法满足德国国内的需求,今年若能在立法上有所突破,德国的太阳能电池与组件需求就会激增,当然,德德供需缺口的幅度,取决于新能源法案的突破程度。
林泉在国内是无法准确判断形势,所以才有这次欧洲之旅。
林泉在德国停留了五天,就新能源在德国的未来发展趋势听取欧洲分部两名副总falkner与张小斌的详细报告,会晤德国施坦巴赫公司的代表。
施坦巴赫公司是全球新能源产业的龙头企业之一,生产全球6%的太阳能电池,联合新能源的第一台太阳能电池生产线就是从施坦巴赫公司引进。
从施坦巴赫公司代表施罗克那里,林泉并没有看到施坦巴赫公司对新能源法案在今年取得突破持乐观态度。
德国人性格刻板、沉闷,并不代表德国人不擅欺诈,只是德国各太阳能企业今年确实没的大规模扩大产能的趋势。
德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以及新能源产业政策的调整与97年各国政府签订《京都议定书》有密切的关系。
全球变暖地现实正不断地向世界各国的人们敲响警钟,扭转全球变暖趋势,给人类的子孙后代留下一个可供生存、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便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
在这样的背景下,1992年,各国政府通过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95年在柏林举行的第一次缔约方会议中,发达国家承诺将在2000年,将二氧化碳排放量恢复到1990年的水平。
历经八届会议,在1997年,终于形成了关于限制二氧化碳排放量地成文法案。在第三届缔约方大会上对这一法案内容的研讨、磋商成为大会的主要议题。
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