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早餐,孔子又开始准备:让学堂内的学生跪拜新先生。
他把香案搬到外面“学堂”的正中前方,在屋檐下平时摆放小黑板的地方铺上席位,准备给先生坐。等到所有学生都来了,就开始举行拜先生仪式。
在先生席位前面的案几上,准备上炒谷子等吃食。因为没有准备,所以没有水果之类的东东。本来!先生面前是要放茶水、水果、点心之类的吃食,相当于供奉的意思。
香案放在案几的前面,先前孔子拜师时的香火还没有烧完。待会!拜先生时,再重新烧香。
周朝的香,纯天然材料,有着净化空气的作用。跟现代的香不同,现代的不少香,都是化工原料制作而成的。不仅不能净化空气,还会污染空气。长期吸入这种香味,对人体有害。
烧香是从周文王时期就开始流行的,周武王统一天下后,祭祀时都必须烧香。举行重要活动,一般都有烧香祭祀神灵的习惯。
在周朝之前,就有烧香的习俗。只是!最初并不是现代社会的这种香,而是焚烧,后来才演变成特制的香。
焚烧产生烟火,古代人认为可以上天,可以最快地速度让神灵感知到世人的祈求。后来才制作成类似现代社会的香,算是文明的进步。
有人武断地认为,香是随佛教传入中国的,显然没有认真考证,信口扯的。就跟白酒一样,说是外国最先发明而引进过来的。
国内史书上没有明确记载而外国有记载,就定性是国外发明的。
酒都发明了,距离白酒还有多远的距离?
白酒也只是在传统酿酒的基础上,多了一个蒸馏而已。也许先祖认为白酒的力道太大,容易伤人而不许生产呢?或者!因为饭食习惯而不愿意生产白酒呢?
就跟寒冷地区的人与热带地区的人饮酒习惯一样:寒冷地区的人,喜欢喝高度白酒。而南方亚热带地区的人,则喜欢喝低度白酒。酒精度高了,容易醉是小,也容易上火。
拜师烧香,是对师长的尊敬。也是对先辈、神灵的尊敬。在当时!算是最隆重的仪式。
一切准备就绪,孔子的两位嫂夫人带着方忠、方恕过来。
两位见状,都不知道什么回事。
得知是拜师,两人都觉得新鲜。
又过了一会儿,学生都到齐了。孔子作为学校的校长,就开始举行拜先生仪式。
闵世恭是研究周礼的,在他的指点下,孔子按照这个程序拜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