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孽子 > 第405章 冲突(二合一)

第405章 冲突(二合一)(1 / 1)

论文是什么,对于大明的人来说,是非常陌生的一个东西。

哪像是后世,但凡是上了大学的,就没有没写过论文的。

哪怕是没有上大学的,或多或少也是听说过论文这么一个东西。

但是放在大明,除了学术大老有机会出书,一般的读书人是一辈子也是没有办法出书的。

哪怕是自己写了文章,也是没有途径去刊登、发表。

这个年代,自己出书或者是找人帮自己发表文章,那都是非常花钱的一件事情,不是一般人能够承受得了。

很多人可能觉得后世海外的一些书籍非常的贵,动不动就是上百美元一本。

其实这是古代中国一样存在的。

哪怕是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努力,书籍价格已经大幅度下降了,也是达不到后世那种随便谁家都有一堆书的存在。

这么一来,要搞一本杂志,要收集发表论文,执行起来就比较不知道从哪里着手了。

至少于谦现在是这么认为的。

哪怕是有《大明日报》这些报纸在那边当做是桉例,也跟《自然和科学》很不同。

“你这方案完全不行,只是一份加厚版的报纸,杂志不是这样子办理的。”

果然,于谦的方案给到朱瞻墉的时候,立马就被否定了。

“王爷,这《自然与科学》杂志的对象确实是跟报纸不一样,所以我们在选题上面已经考虑了。”

“虽然看起来像是加厚版的报纸,但是里面的内容是不一样的。”

于谦还想着解释一下,不过朱瞻墉显然听不进去。

“这些文章,就像是流水账一样的记录了相关研究的过程。”

“根本就没有体现一篇论文的水平,也跟我们希望传递的东西不一样。”

“这样吧,我写一篇作为范例,大家参考这个方向来写。”

朱瞻墉还是非常重视《自然与科学》这个杂志的,再加上他也想要借着这个机会给蒸汽机预热一下。

所以他准备以蒸汽机的应用作为论文题目,亲自写一篇文章,作为第一期杂志的第一篇文章,给大家好好的洗洗脑。

“如果是这样子的话,那就最好不过了。”

“大家对王爷您的学识是最佩服的,如果是您亲自写的文章,到时候宣传效果一下就上来了。”

“我就不用那么担心这本杂志刚开始的销量不好了。”

虽然之前已经与朱瞻墉商讨了下一步的宣传方向,准备通过工匠的等级制度等方案来推动《自然与科学》杂志的销量。

但是一个新的制度的建立,需要考虑的东西是非常多的。

朝令夕改的情况是非常不好的。

于谦也是想要全力避免这方面的事情发生,所以很是谨慎。

但是杂志的话,搞起来就比较快了。

只要文章够了,直接找印刷厂印刷就行了。

“论文的重要性,让各个书院和作坊的匠人,特别是负责产品研究的匠人,一定要充分的重视。”

“越王府也可以出面组建更多的专业研究所,专门研究一些东西。”

“比如蒸汽机研究所,如果外面有其他人有兴趣的话,我们也是鼓励支持的。”

“还有其他许多的设备和技术研究,都是值得鼓励的。”

“可以单独拿出一百万两白银出来,作为这方面的激励或者支持资金。”

朱瞻墉觉得大明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发展,已经具备了技术爆发的基础了。

很多东西,只需要加一把劲就有可能取得突破。

就像是蒸汽机,除了密封件的问题,其他各方面都已经不是问题了。

在许多行业内,立马就可以开始运用。

所以愿意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财力到这方面。

广东布政使司要是提前完成了局部的工业化,那么以一地之力对抗北京城的三大营,也是没有问题的。

这一点,恐怕除了朱瞻墉之外,其他人都是想都不敢想的。

“王爷,我看不少蛮夷对我们的新技术也是非常感兴趣。”

“有些人甚至表示愿意加入我大明,为我大明服务。”

“是不是可以考虑让这些人也加入到新技术的研究,这样子可以加快技术的突破。”

于谦很是大胆的提出了自己的一个提议。

不过,他这个提议一出口,立马就被朱瞻墉给否决了。

“番邦蛮夷的可以用,但不是用在这些地方。”

“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新技术就是这个世界最先进的科学技术,代表着最先进的生产力。”

“大明能够成为世界最强大的国家,就是因为我们的生产力最强、最先进。”

“所以这方面是绝对不允许让番邦蛮夷的人染指。”

“虽然一些番邦蛮夷的人对我大明也算是忠心耿耿,做事的时候也是非常的认真。”

“但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方面我们还是需要小心谨慎一些。”

“大明有几千万百姓,完全不用担心缺少人才,缺少的只是人才的发掘。”

朱瞻墉这么一说,于谦心中算是有底了。

看来这新技术的重要性,比自己想象的还要高啊。

“王爷,属下明白了。”

“不过如果是这样子的话,我们把新技术的一些论文发表在杂志上,是不是会导致技术泄密呢?”

举一反三,于谦很快就把自己的担忧说了出来。

“所以这就是涉及到一个论文的书写问题和判断了。有些东西,肯定是不能拿出来说的。”

“有些东西,可以把一些基本的原理拿出来说,但是一些很具体的加工方法,就不一定适合拿出来说了。”

“当然了,最好就是能够伴随着专利技术保护的出台,让整个大明都更加重视技术。”

“这方面,应该还是需要一些时间去推广。”

没有专利相互配合,于谦说的担忧内容,肯定是会有一部分实实在在的发生,并且给一些作坊带来损失。

这方面最好的就是把后世专利保护的法规带过来。

不过朝中大臣估计没有几个人会认可这个东西。

当然了,在广东布政使司内部先执行,应该是问题不大的。

“王爷,属下大概明白了,我现在就去安排。”

于谦说完,立马就去忙自己的事情了。

不过,朱瞻墉并没有因此就闲了下来。

“王爷,出事了,瓦剌人跟寮人起了冲突,如今死了几十人。”

杨士奇急急忙忙的走了进来,汇报了一个不好的消息。

“寮人?”

朱瞻墉眉头一皱,显然是想到了什么。

虽然说大明国土上的百姓,理论上都是大明子民。

但是其实情况很复杂。

像是在贵州、广东、广西、云南等地,还有不少的地方是属于当地土司、部落管理之中。

这些人有许多都是没有进入到大明朝廷的户籍统计之中的。

按照大明大部分人的理解,这些人不算大明百姓。

广州府这些年经过了快速发展,对人力的需求是非常的旺盛。

这就导致了广东西部及北部的一些寮人,大量的进入到广州讨生活。

这些人有些成为了作坊的帮工,有些成为了种植园的农夫,基本上都是做着比较底层的活。

“是的,这次双方的冲突,是跟广东布政使司西北部地区的寮人部落之间的冲突,这些寮人到了广州之后,也是一帮人集聚在一起居住的。”

“瓦剌人来了之后,其中一部分人的居住区域跟他们有重叠,矛盾就产生了。”

“寮人觉得这些瓦剌人是外来者,并且是大明的俘虏,所以认为是可以欺负的。”

“而瓦剌人觉得除了大明百姓之外,其他人都是可以欺负的。”

“这么一来,本来没有什么大事的,现在也是闹的比较严重了。”

“好在巡城的人员到达之后,双方立马停止了冲突。”

“不过我觉得这可能只是暂时的,寮人和瓦剌人作为广州最主要的两批外来人口。”

“他们之间的冲突,基本上是必然的。”

杨士奇给出了一个非常肯定的判断。

有利益的地方,就有冲突。

寮人的利益和瓦剌人的利益,肯定是有冲突的。

要不是因为有共同的主人压着,估计冲突的规模早就不是一个档次了。

“寮人也好,瓦剌人也好,只要在我广东布政司,就是我大明的百姓,这一点必须要明确。”

朱瞻墉很快就有了判断。

这事不能和稀泥,但是也不能偏向一方。

虽然瓦剌人是含香的娘家,但是寮人在南方几个地方有着大量的存在。

要是惹出了大麻烦,虽然可以轻易的镇压,但肯定会影响发展。

“不过,也确实是需要采取实际有效的措施来应对现在的这个局面,要不然让他们瞎搞下去,肯定也不是办法。”

“广西和贵州那边不是有一些土司一直都不是很听话吗?”

“之前听说我们广州府有人想要去那边招募帮工,还出现了人员失踪的情况。”

“这瓦剌人和寮人既然那么好斗,那就让他们好好的去斗一斗。”

“只要他们能够把贵州和广西那些土司平定了,相关的俘虏,我们可以出一个合适的价格购买过来。”

“对他们来说,这应该是一门挣钱的生意。”

“他们本来就对种地和进入作坊做帮工不是那么的满意。”

“现在干脆就顺了他们的心思,直接让他们去帮我们作战。”

朱瞻墉准备来一个以毒攻毒。

大明那边的各个地方,虽然名义上属于大明,实际上很多地方朝廷基本上管不了。

这种情况,朱瞻墉自然是不想看到的。

现在就干脆拉一批、打一批、杀一批。

在足够的利益刺激下,他相信寮人和瓦剌人会发挥出超出自己想象的战斗力。

大家都离开广州府去到各地打仗了,寮人和瓦剌人的冲突,自然也就化解了。

“王爷,这个方案好是非常好,但是会有一个问题。”

杨士奇立马就想到了这个事情的好处和坏处。

好处就不用说了,坏处需要提醒。

“什么问题?”

“王爷,要让寮人和瓦剌人去打仗,自然就需要把他们武装起来,给他们提供兵器。”

“这么一来,他们就重新获得了武装。”

“要是几十人、几百人的,问题倒是不大。”

“这几千人、几万人的,万一这些人不服从安排,甚至搞出叛乱出来,我们恐怕就会成为笑话了。”

杨士奇觉得现在采取的方案应该是尽可能的稳重一些。

避免在跟太孙党的争夺之中陷入到被动的局面。

但是朱瞻墉显然没有考虑那么多。

“你说的这个事情,确实是需要预防。”

“但是也不是没有办法解决。”

“很简单,把寮人和瓦剌人作战的区域划分成一块一块,彼此之间交错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每个区域的寮人也好,瓦剌人也好,不超过五千人。”

“这么一来,单独一支队伍的力量是有限的,他们也很难从当地补充人手。”

“而一旦这支队伍取得了比较大的战果,要想继续扩大的话,就会进入到冲突方的寮人或者瓦剌人的区域。”

“这就限制了单个队伍的发展,让局势不至于失控。”

“再说了,这些寮人也好,瓦剌人也好,他们的家庭都在广州府。”

“如果他们要做什么极端的事情,也是需要先想一想会有什么后果。”

“没有后勤补给,没有人员补给,家人又都在我们的手中。”

“只要他们不犯傻,就知道继续为我大明卖命,才是最好的办法。”

“当然了,最好就是在每一支队伍里头安排一些联络员,让他们能够及时的把情报传递出来。”

“这样子可以进一步的降低他们叛乱的风险。”

朱瞻墉这一套措施放出来,杨士奇立马就松了一口气。

如果这样子做的话,显然自己的担心基本上不会发生了。

哪怕是会发生,规模肯定也是非常小的。

那个时候纯属就当成是给新军提供了练习的机会了。

“王爷,那我就按照这个方向先去安排了。”

杨士奇不再纠结,立马就开始去干活了。

而这个变化,影响其实是非常大的。

甚至可以说是深刻的影响了大明南方的格局。

最新小说: 秦时影帝成长日志 这个暴君,我养的! 大唐:女帝竟能偷听我心声 持娃上岗之雌霸天下 隋唐:从突厥入侵开始 我在大唐是传奇 天空中一朵云 红楼:重生僵尸,我参军修行 大周:我家公主太可爱了 皇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