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宁元年(公元168年),冬十一月,西域疏勒国王叔和得杀汉廷册封的疏勒王、汉大都尉臣磐,自立为王。西域戊己司马曹宽闻讯,快马上报此事,接连请求朝廷,于明年开春后,出兵讨伐。
西域初期有三十六国,后增至五十余国,西汉时汉宣帝设立西域都护府,治所设在乌垒城,乃汉朝的军事驻防区,辖境包括自玉门关、阳关以西的天山南北,境内不设郡县,保留原有西域诸国。
西域都护职责名义上说是守境安土,协调西域各国矛盾,抵御外来势力侵扰,维护西域地方秩序,确保丝绸之路畅通。
实际上,西域都护府虽不干涉各国内务,却严密监察各国兵力、人口等国力状况,掌控其军事外交,可调动各国军队,甚至废立其君主,灭其国号。正因如此,西域都护的设置,使西域正式成为了汉朝版图。
西域急报,灵帝初掌朝政,少不更事,政事多由曹节辅佐处置,只得召见群臣,会议此事,众臣议论纷纷。
“典客卿责在外族诸事,黄爱卿如何看待此事?”灵帝经曹节提醒,缓缓问道典客黄琬。
黄琬恭声奏道:“自阳嘉以后,匈奴遁出西域,朝廷于西域威势日损,诸国骄纵桀骜,自相攻伐兼并,谋求西域一统,与朝廷离心离德,以致西域动荡不安;后西凉羌人作乱,朝廷与西域通道受阻,联系断绝,西域诸国反叛不断,朝廷为羌人所扰,损耗巨大,实是无力干涉,只得缩减驻军、屯田,节约军费,听之任之;故而臣以为西域路途遥远,羌人未定,不宜损耗巨资出兵讨伐,倒不如紧守阳关、玉门关,断绝西域通道,待国库充盈,再图西域,未尝不可。”
卫尉宣酆素知边疆夷事,亦是附奏道:“昔日光武帝兼并诸侯,夷灭群越,统一中原,定鼎洛阳,以“柔道”治理天下;立国之初,逢匈奴勾结西域作乱,光武帝见国力衰弱,国内不宁,当即下令放弃西域,退守玉门,休养生息,而后国力渐强,出兵击溃匈奴,连败西域诸国,一统西域;故而臣以为可以此为据,效仿光武,暂且闭关自守,确保河西安全。”
廷尉郭禧,字公房,颖川阳翟人,少习法律,兼好儒学,有名于时。其先祖郭弘、郭躬等皆专习法典,擅长断狱,常为朝廷执掌刑狱法典,乃当世法学名门,汉桓帝因其家族名望,征召为廷尉。
郭禧立即反驳道:“陛下,自东汉立国之初,朝廷对西域政策软弱摇摆,犹豫观望,退缩不进,反反复复,以致西域“三通三绝”,局势动荡不安,朝廷无力干涉;长此以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