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将你的侦探打造成块金字招牌。我就不信了,柯南道尔的作品,会比不过他们的阿加莎。”
“阿加莎啊……”
加里安估计重复着着这个名字,桑顿主编抬起头,问道,“嗯?托洛茨基,你知道这个人吗?”
“不,不太清楚。”
加里安摇摇头,故意误导桑顿主编猜测的思路,分析说道,“能在短时间内火起来,说明作者也不是新人。很有可能是泰晤士报为了形成竞争力,特地找了之前合作的老作者,让他改个笔名写跟风作品。”
桑顿主编深吸了一口气,感觉泰晤士报是把自己往死里逼啊。
“嗯,很有可能。你的下一篇作品《四签名》我想尽早的发表,这次《每日电讯报》也同样要打响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去他的阿加莎!”
憋了一口气的桑顿主编愤怒的说道,“我柯南道尔才是侦探的正统!”
为了形成竞争力,《每日电讯报》开始做出反击,比如在除了《泰晤士报》的其他报纸上刊登广告大力的宣传柯南道尔的新,试图压下《东方列车谋杀案》的嚣张势头。甚至还发表了抽奖活动,如果谁能在作者的连载结束之前来信猜出谁是凶手,那么将会得到一份奖品。
这叫一波猛烈的宣传攻势之下,原本不怎么注意到柯南道尔这个名字的巴黎读者,也开始翻出他之前的那篇《血字的研究》来品读。
罗素主编看到《每日电讯报》如此卖力的宣传托洛茨基的作品,不禁苦笑着摇摇头,只有他知道,“柯南道尔”和“阿加莎”其实是一对夫妇,作者本人在两边下注,所以无论他们如何争个头破血流,最终夫妻双方都是稳赢的局面。
“呵呵,现在我连对方的把柄都抓不住,托洛斯基夫妇不愧是从巴黎来的文人,现在泰晤士报和每日电讯报不得不加大宣传力度,谁都当仁不让,结果最终得势的还是他们夫妻俩人,哦不,或许只有托洛茨基阁下一人得势,谁知道这些是不是他夫人的作品呢。”
伦敦的热闹却衬托着巴黎的清冷,文艺界已经很久没有出现让人眼前一亮的作品了。虽然各大报社想方设法的挖掘出能够媲美加里安的新人,或者新作品,却终究差了火候,读者也不愿意买账。
虽然加里安离开了巴黎,然而巴黎关于他的传说却只增不减。
有革命党人开始造谣,说加里安因为触犯了波拿巴王室,其实已经被秘密的处决,不然波拿巴王室大张旗鼓的找了这么久,为什么还没有下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