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童教本启蒙书总算是有了雏形了。
张林对此颇为满意,夸赞道:“三位用心良苦,此书若成,当可推广出去,你我四人说不得要留名青史啊。”
“那般好事,学生可不敢想。”赵跃也是得意道:“学生只想着能做些惠民之事,若能流芳百世,算是锦上添花罢了。”
瞧瞧,读过书的就是会说话。
赵跃这个能言善辩的书生,来到大王乡后,把口吃的陆余和沉默寡言的袁涛彻底比了下去,风头正劲。
有竞争才有进步,张林当然乐于见此,不会打压这样做出贡献的人才,笑道:“咱们乡里的学塾名字一直没定下来,我考虑此事,还是觉得定下来最好。此事就交给赵跃你了。”
赵跃拱手道:“学生定不辱使命。”
张林又对其他两位道:“当然,你们也帮衬着。你们三位都是学塾开创者,也是启蒙书的编写者,齐心协力,日后必然是一段佳话。”
陆余和袁涛二人齐声答应下来。
张林的教育理念比较后世化,宋代能与他志同道合之辈还未见到,所以一直想找坐镇学塾的学问大家非常难。
他追究的是一个民主、法制的社会,追求的是把资本理念提前代入到华夏这片土地上,让得文明传承可以比之西方早数百年出现一个腾飞期。
他希望,能在自己有生之年可以看到蒸汽机的出现,可以看到远洋蒸汽巨轮战霸海洋,见到铁路贯通华夏大地南北东西的景象。
任重而道远啊,对于法家儒家,他十分的期望有个贤者出现能帮他完善成一套成熟的治世体系,既能跟古文明接轨,又能让新文明健康活力地传承发展下去。
关于唯物主义这种思想,目前最接近于他理念的人,就是早已故去的横渠张载,关中气学创始人。
张载故去后,横渠一脉虽然并未断绝,但也没有遍地开花,比之孔孟儒学的影响力差之甚远。
当然,张林并非讨厌儒学,其中的有些道理还是很超前适用的。他只是对后人把儒学歪解用作统治阶级的法宝有很大的意见,尤其是程朱理学。
他收起这些心思,又跟三人聊起针对成人教育的事情。
由于想法太过超前,世上还没有学院是开办后用来教授成贫苦无知的成年人,所以名以学院学塾不太合适,只能定位为学坊。
学坊的主要作用,就是用来将一个毫无工作经验的小白快速地培养成熟练技术工,当然其中认字课程必不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