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肿了。
留守老人当然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待家里,时常给儿子儿媳妇儿煮煮饭,扫扫地。
老人的心其实很简单,能看着儿女就行。
留守在村里的孩子们更是每年都盼着父母亲早日回来。
陪着他们一起读书,一起成长。
可是生活所迫,他们不得不远离家乡去扛钢筋,钉木板。
张豪一想到这些心里酸溜溜的。
但冉会长这个提议恰到好处,两头兼顾了。
不出门就能挣钱。
而且让打工的年轻人回来修二级路起到了一个很好的缓冲作用。
等着二级路完工起码要三年吧,三年的时间,万灵村的产业也相继发展起来了。
油茶,野猪养殖,还有酒厂,甚至更多。
到时候在家里就能挣钱,谁还愿意大老远的出门?
如今农村面临的巨大问题就是留不住生产力。
根本性原因就是土地里无法生钱来维持生活,养孩子,孝敬老人。
张豪在幻想万灵村回到七八十年代大生产时期的热闹。
家家户户不只是空巢老人,留守儿童。
而是几世同堂,快快乐乐。
张豪深知这条路不好走,但没人走,那么根本不叫路。
作为一个村的领路人,理应走在最前面为乡亲们开路。
再说过程不一定就遍体鳞伤,不是还有土地老儿帮忙吗?
张豪重新坐到位置上再次提议给冉会长最热烈的掌声。
……
开完会,乡亲们脸上挂着笑容相继离去。
孔支书邀请冉会长去家里吃饭。
加上张豪的死拉硬拽,冉会长答应了下来。
吃饭之前,张豪还带着冉民参观了酒厂和野猪养殖场。
冉长民有所触动,自己在张豪这般年纪的时候都没有如此魄力。
“自古英雄出少年阿,小张,你是真了不起。”换作冉长民由衷的夸奖张豪。
张豪略微低了一下头,以示谦虚。
去到孔支书家,冉长民感觉格外轻松,满满的大自然味道铺面而来。
这是在大城市感受不到的,让他回忆起当初穿着裤裆满山跑的童年。
“孔支书,你这里比我住的那里好多了。”冉长民感叹一句。
“会长你可别这么说,你那是别墅,我这是乡村瓦房。”孔支书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