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景山当靠山,法山上人焉能毫无知觉,也应该不会不利于他。
那日云心陪着赵瑜去丹阳,赵无求便跟管家赵贵在曲阿城外的土地庙里歇的夜,一则省钱,二来夏夜暑热,住店反而不如野地凉快。其实也不算完全野地,那个土地庙有圈墙,一亩多见方的敞院,正好把两辆大车赶进去。
新车让那女子歇息,他跟赵贵就把自家的那挂当铺,车篷卸了,特别凉快。
赵贵就靠在车辕上睡,这小子年轻,站着也会打呼噜,从前主仆两个出门,只要不是冬季,很少住店。这次因为带着个宝贝儿子,也就不敢将就了。
其实土地庙那晚,主仆两人几乎没睡,嘀嘀咕咕,就在吧咂这次景山之行。
经过县衙一役,赵贵对少爷敬佩得五体投地,对少东家的敬爱明显超过了老东家。不过当爹的不会喝醋,看在眼里他反而高兴,赵家之主总有一天会是这个二儿子,以赵贵的年纪也不可能只服侍自己这一辈子,主子的威盛,自然离不开奴才的忠心,儿子现在就能收得人心,何尝不是好事一桩
人前赵无求从不会对赵贵假以颜色,人后他倒是很想听到这位浪子的意见。
在赵无求眼里,赵贵不啻一个浪子,当年他的祖父赵楚普获罪,赵家虽然没有落到树倒猢狲散的境地,但也有一些下人偷偷地送走了自己的孩子。要说也是一时情况不明,再说谁不怕满门抄斩谁不怕株连九族在他这一支,连赵贵一共走了三个,一个死了,一个据说仍还在北国做小买卖。就赵贵回来了,在赵无求看来,也算因祸得福,等于把人送出去历练了一番。
赵家的下人里,就缺一个见多识广的人,凡事总得找人帮着拿主意吧
所谓浪子回头金不换,赵无求器重赵贵的也正是这个原因。他真有出息,再怎么拉他也不会回来,在外面碰了壁,你就再想撵他走恐怕也不太容易。人的出息没有人的忠心,只有忠心耿耿的人,才会与你同一个角度想辙。
对于云心的到来,赵贵倒是并不觉得突兀,他说高门大家的公子出门哪个不是三从四随,谁说咱家二少爷不是未来的孟尝君只是云心配公子多少有点意外,也就年纪稍微大了一点,不过公子年少,配个年大的未尝不是好事。再说公子眼看着就要出门闯世界了,老爷也不能总跟在屁股后面吧
一主一仆,撇咂了半晌,都觉得云心的到来利大于弊,也算过了第一道坎。
第二个问题是覃家,本来的计划是想上景山请帮手来探,那时根本没料到赵瑜一出门就能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