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指无法分清外国人的长相,这是由于我们在知觉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知觉窄化”。从表面看来,“异族效应”和“脸盲”的表现都是认不出人,前者认不出异族的脸,后者认不出大部分的脸,貌似只是范围和严重程度不同。但是实际上,产生原因大不相同。
那么什么是“知觉窄化”?
有这么一组实验。
被试者是小婴儿,他们不会说话,也不能像成人一样听懂实验任务,所以研究人员采用“习惯化”范式来进行这类实验。他们会给婴儿重复呈现一张面孔,直到他/她不主动盯着这张图片;一段时间后,再给婴儿同时呈现两张面孔,其中一张是之前出现过的,另外一张则是新的。研究人员根据婴儿对两张图片的注视时间长短来判断婴儿对面孔识别能力。如果婴儿的注视兴趣或者注视时间主要集中在新异图片上,就表明婴儿能够识别或辨别两张图片。
研究人员运用这个范式实验发现,无论出现的是人脸还是猴脸,6个月大的婴儿对新异面孔的注视时间都显著长于熟悉的面孔,这表明6个月大的婴儿对人脸和猴脸都能进行很好的识别。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成人的实验结果:成人对人脸有很好的识别能力,但对生、熟不同的猴脸的注视时间没有显著差异,这表明成人不能识别猴子这一非人类的面孔。这说明,成人对人脸的识别优于对非人脸的识别。
这就是知觉窄化,虽然很多人或许不愿意承认,但事实就是如此,承认在认知方面,其实是弱于婴儿的。婴儿能分辨的事物,成人未必能分辨出来。
那么我们是什么时候开始变得知觉窄化的呢?
实验继续,这一次使用华夏人的婴儿。实验结果表明,婴儿在3个月大时,对米国白人、华夏人以及非洲人的面孔都能进行很好的识别;6个月大时能够识别华夏人和米国白人的面孔,不能识别非洲人面孔;9个月大时只能识别中国人的面孔,不能识别美国白人和非洲人的面孔。
这些研究说明,在我们知觉发展的过程中,我们普遍发生了“知觉窄化”,丧失了这种分辨异族面孔的能力。这符合进化的需要——我们平日接触得最多的是同族,准确地分辨出同族的面孔有利于社会交往和种族生存,因此人脑自动调试以适应需要。
知觉窄化和脸盲症当然是不同的,脸盲也叫“面孔失认症”,指的是在大脑在面孔加工上明显受损的群体,按照致病原因大致可以分为获得性面孔失认症和发展性面孔失认症。
前者是指由于后天的疾病或者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