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质的存在。
尤其是影响最大的硫元素,中华历史上早早的开启钢铁冶炼,但是到唐宋时期,反而渐渐被以乌兹钢为代表的工艺超过。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燃料的改变。
春秋战国时期,以木炭为主,木炭作为燃料来源,虽然整体性能比焦炭差,但是杂质含量,尤其是磷和硫的含量要低于煤。
随着发展,木材被大量的砍伐,再用木炭也就不现实,人们又贪图煤带来的高温,但是没有意识到,由此带来的杂质问题。
中华盛产煤,但是硫元素在世界范围内处于比较高的水平。
后世在反复试验以后,才找到合适的方法,现在,梁范自然可以直接拿来用。
炼焦过程中,适当加入石灰,使煤中的硫元素转化为硫酸钙,加上原本就有的加热后散佚,从而降低后续的影响。
经过炼焦处理以后,硫和磷的含量大幅度降低,钢铁的脆性也会得到改善,也就为高性能钢打下良好的基础。
有了合格的铁,才有可能用简单的工艺造出合格的钢,现在,不管是百炼钢还是大马士革钢刀的原料乌兹钢,都是采取反复多次锻打来降低其中杂质含量,提高性能。
直接在铁上解决杂质问题,再炼钢就剩下反复锻打的过程,别的不说,成本降低可以用断崖式来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