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穴定位是每个土夫子必学的一项技能,那些雄踞一方的大瓢把子,都是精通寻龙点穴的高手,往往根据山川走势就能判断陵墓位置,甚至根据洛阳铲带上来的土的颜色气味,就能断定古墓的朝代深浅。事实上,洛阳铲真正用于盗墓也是这近百年的事情,往往高手都不屑于使用,当年汉陇十三门中的青眼老九,仅凭一双眼睛,就能从草木的长势上寻墓。
听我爷爷说,我们江家,也是汉陇十三门之后,排行第四,是地四门之首,江湖人称江四爷,当年一手寻龙的技艺名震西北五省,后来迁到了成都,虽然下地的买卖基本断了,但是地上的生意还在继续。虽说我是土夫子的后人,尽管这风水上我是个半吊子,但这探穴定位我是真的不会,我爷爷也不教我。
至于胖子,我也从没见他说起过自己会这一手,我只知道他是陕西一带的土客,都是被支锅的夹来的。这种土客,其实就是专门负责倒斗下地的,跟着支锅的瓢把子,只负责摸明器,最后拿钱走人,至于怎么找到古墓,就不是他们要考虑的了。
现在我们能指望上的,也就是秦风。路上胖子给我偷偷说过,这秦风在圈子里很有名,一般的锅,是支不起他的。这古丝帛上,只是简略的记述了古墓的位置,并没有提到这墓里埋着什么人。从上了石门关开始,这一路上秦风都是走走停停,两个小时之后,秦风看着周围的地势沉吟了一声说:“基本就是这里了。”
这里已经是石门关北坡了,地势险峻,虽说现在是十月份,但这地上却是光秃秃一片,不见一根草。抬眼望去,可以看到一千多米外有两座山相互交叠,被一片墨绿覆盖。三座山中间的三角形腹地,都是被雾气包裹的雨林,根本看不清里边有什么。但是诡异的是,所有的树木,到了石门关北坡的山脚下就戛然而止,不见一根草长在上边。
秦风看了看附近的情况也不多说,就从包里拿出探铲,拧上几节螺纹钢管,在地上走上几步就下一铲子。这种探铲,比洛阳铲先进了很多,可以在末端拧上一节节的螺纹钢管,可以打到地下几十米的深度。
等到第五铲下去十米左右的时候,我看到他的手轻微的颤动了一下,好像是铲头打在了什么石块上被震了一下。我心里一喜忙问怎么样了,胖子急忙拔出探铲拧下铲头,把带上来的土倒了出来,用树枝拨开一看,我们都是一惊,只见这土里夹杂着几块黄豆粒大小的青石块,更加诡异的,这土块里,尽然泛着鲜红的液体,就像在血水里浸泡过一样。
秦风用手指捏起一点土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