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钢没有猜错。 他的确是殷俊非常重视的人。 如果不重视,殷俊也不会拿出《品三国》这样的利器给他了。 嗯,没错,这个《品三国》就是《易中天品三国》,前世经典之中的经典。 百家讲坛出来了太多的演讲大家,殷俊最不喜欢的当然是那个讲论语的于单,这女人也就是一张嘴厉害,许多话都是在故意引导人们往她设定的路上走。 殷俊最喜欢的,还是那几个学识渊博,风趣有加的老教授。 比如说易中天,比如说王立群,比如说纪连海……哦,纪连海只是讲师,是教高中的,不能算教授。 这几位在百家论坛上的每一集殷俊都看过,不敢说倒背如流,但绝对是大概的内容都能记下来。 相比起王立群主讲秦汉魏晋、纪连海主讲清朝,易中天的三国系列,自然是最为贴近人们的普通生活。 谁没有听说过三国演义,谁不知道刘关张,谁不知道奸雄曹操啊? 所以殷俊干脆第二个故事,就给了这个《品三国》。 它也注定是要出彩的评书。 虽然《品三国》是以讲解的方式来播出的,但讲解的另一个替代词,其实就是评书。 易中天老师在讲述的时候,有着大量的肢体语言。 比如在《品三国》之前的讲述汉朝故事,也就是《汉代风云人物》时,为了讲述一个汉朝的礼仪,易中天直接从讲台上下来,跪坐在台面上,跟观众们解释具体是怎么样的。 这样的表现形式,一方面是易中天特别的认真,另一方面也是证明,这种讲说和评书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评书家讲得兴起的时候,也会手舞足蹈的表现出人物的各种特点。 因此,借着王钢,把前世《百家讲坛》的那些经典,拿一些出来,也是一种好事儿。 更别说殷俊还有更重要的目的。 那就是让香江人不断的多接受中华文化,不要一天到晚都是英语,都是英.国怎么的,美.国怎么的。 多听听有趣的历史故事,他们就会发现,我们祖先有着特别多的文明,特别有趣的文化研究,有着特别多有魅力的英雄好汉,枭雄奸雄。 一个人对自己国家的认同感,往往就是从这里来的。 凡是正统的经过了五千年中华文化熏陶的人,就算会喜欢欧美的先进东西,但绝对不会忘本。 也只有前世香江那种,一天到晚都是接受的外国教育,才会走了偏路。 《品三国》只是一个开始。 殷俊陆续会把纪连海、王立群、钱文忠等大师的著作给拿出来,好好的震撼一下香江人。 其实殷俊是想要把王钢的评书放在下午5点左右,或者是放在周六周日的,但梁书怡坚决的不同意,要看了效果再说。 她的理由是,电台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