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宫,始建于北周武帝保定五年(565),由宇文护所筑,初名晋城。建德二年(573),因晋城三面悬崖,东临黄河,面对古蒲津关,登高可以远望太华、中条二山,俯视黄、洛、渭三河,花木茂盛四时如春,遂改名长春宫。隋文帝开皇十三年(593)增建殿宇,宫址占地扩至三百余亩。
大业十三年(617),李渊父子,从太原起兵西入关中,渡黄河后先驻于此再取长安。
唐武德二年(619),在此置陕东道大行台。此时此地由秦王李世民镇守,河东军队尽归指挥。
俗话说: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彼时的长春宫也是如此,从前李世民为魏公时,麾下就拥有刘文静、长孙顺德、段志贤、段会(字志合)、殷开山、刘弘基、唐玉(字卿恽)、李安远、唐俭、长孙无忌、房玄龄、于志宁、丘行恭、丘师利、罗君副、屈突通、杜如晦、豆卢宽、王君愕、张士贵、姚思廉、褚亮、魏伦、侯君集、周护、李孟尝、权万春、颜思鲁、翟长孙、袁玄则这三十名将领。
自大唐建立至今,各地前来降唐之人络绎不绝,但凡带兵举城归降之人,悉数要先入长安面见李渊,由李渊与兵部商议之后再行分配。
而此时唐朝的兵部主官,其实并不是人们潜意识认为的兵部尚书屈突通,此时的兵部实际话事人是骠骑大将军楚墨风,这倒不是说楚墨风鸠占鹊巢,而是鉴于屈突通心知楚墨风与自己一样,是秦王府一路的,所以很多情况下但凡楚墨风发表了意见,屈突通则会遵照他的意见为准。
由于屈突通长年在隋朝任职,所以对于各地前来降唐之人大致有一些了解,加之楚墨风手中有一张无人知晓的情报网,每次有人前来归降之时,二人免不了会聚集到兵部进行商讨,久而久之能征善战之辈,诸如长孙操、郑仁泰、秦叔宝、程咬金、牛进达、吴黑闼、田留安、李君羡、公孙武达、薛收、崔善福、张云等人悉数被二人以各种名义送至李世民麾下。
这些人在受到李世民接纳之前,或许就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祖上三代、亲属关系早已被楚墨风调查的清清楚楚,这也就是为何楚墨风放心这些人在长春宫跟随李世民的缘故。
谁知自从王德将那个消息告诉楚墨风之后,回到府上楚墨风将自己关进了书房,取出之前所有将领的资料,一张张对照着翻阅起来。
而此时长春宫内,距离茅房不远的一个角落里,一个人蹲在地上背对着外面,手中抓着一个物体正在不住地忙活着,只听见一阵阵‘咕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