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边大婶二婶看着母女两人互动,眼睛都快落到碗里了,也连连附和,看向梓箐的眼神充满了艳羡,嘴里啧啧有声:“小兮真是好福气啊,你妈早就在那里算时间了,以为你会坐车,见你迟迟没回来就料定你是有走路的……”
“看小兮多懂事,模样长的越来越俊了,以后肯定是个大美人,你妈真是没有白疼你,不像我们家的那个……”
“哎,老二媳妇你快别提了,你们家那个还好,现在还在读书,以后还是送去职业学校让他们学个技术啥的,总归是还有的盼,我们那几个说起来才是真的气人啊……”
梓箐接过吴大英端来的红豆汤,见大婶这个样子,心中一动,下意识问道:“大婶,二姐回来了吗?”
几人齐刷刷顿住,看向梓箐,吴大英直跟她递眼色。梓箐连忙收口,嘴里呼哧呼哧喝着红豆汤掩饰。
吴大英连忙过去拿出筐子里一件半成品鞋垫问两人这花样怎样,好不好看,怎么走针等等,其实看得出来,几人神情都不太自然。
梓箐心中一动,莫非夏小菊出什么事了?
脑海中浮现出自己刚到这个剧情世界发生的事情,不由得一阵唏嘘。
梓箐下意识的多看了两个婶子一眼……几年过去,看起来……老了好多,两鬓已经有了灰白的颜色,脸上皱纹纵横。再看吴大英,貌似这些年就没怎么变过。甚至比自己当初刚进入这个剧情世界看到的辛苦暴躁更加好看了。
莫非这就是所谓的相由心生?!
也是,梓箐在家里的时候时常听到从隔壁老夏家院子传来呵斥叫骂声,甚至是打骂……跟当时听到的夏正名打大肚时的夏母一样,牙齿发酸。
再加上儿女又让她们操心不已,怎能不早生华发?!
只不过这一切都是他们自己中下的因,自然要承受结下的果。
梓箐觉得其实吴大英才是真正的城府和睿智,仇恨不能真正击垮一个人,但是“怀柔”却可以让她立于不败之地。
就像现在,不仅仅是在两个嫂嫂面前她不仅收获了名誉赞美,邻里和睦。还有真正的身心愉悦。健康,不管是从心灵还是身体,她都强过同龄的妇人!
现在外面已经没有人明里暗里叫她“吴寡妇”了,都是“吴大妹子”或者“吴大姐”。眼里口里都是艳羡。
和原剧情中一样。大婶生养了五个儿女。大女和三个儿子都早早辍学在家。如果说最开始是因为学费因为要帮着家里干活,可是后来生活条件渐渐变好了,他们已经完全有能力支持他们上学。可是他们仍旧读不下去。
十七八岁的年轻人整天窝在家里也不是个事啊,按理说不管是外出打工或者是学一门手艺都没有饿肚子的道理,不过他们将父母的“精明”学了个十足,觉得去给别人打工觉得老板苛刻,工作辛苦繁重工资又低;拜师学艺又觉得师傅都是藏着掖着“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人,而且拜师费又高,天天还要挨师傅的训斥使唤……总之是高不成低不就,二十来岁了还一事无成。
在农村,二十岁已经算是大龄青年了,留在家里也没用,去年大婶给大女夏小燕选了一户人家嫁了出去,貌似梓箐每个星期回家一次经常看到大姐在大婶家窝着,听说是在婆家受了气。刚开始她丈夫还来丈母娘家赔礼要人,后来干脆就不来了,于是夏小燕又自个的回去了……
大婶的大儿夏斌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人长的倒是俊朗,不过经常到录像厅【注1】去,跟街上那些混混搅在一起游手好闲,还把家里的东西拿出去败了,让大婶很是操心,就想早点给他找个女人回来把他的心收收。可是大婶看中的女子夏斌不中意,夏斌带回来几个女子大婶又嫌人家太“随便”了,总之就这么一直拖着,现在二十二三岁了,仍旧没说成。夏斌干脆借着外出打工的名头,跟着村里的年轻人南下打工了。
至于那两个双胞胎夏文夏武初中一年级都没有读完,直接去“抄社会”,弄了一头黄毛,把大婶气的跺脚。可是那又有什么办法呢,一个个都长大了,她跑不过也打不过,多说两句都会跟她顶嘴。
二婶家的也差不多,大儿子好像有点先天痴症,其实也不算多痴,只是反应比别人稍微慢点。以前他们还嫌弃,现在反倒是这个院子里最懂事的男丁了,跟着村里的石匠学了个石匠的手艺,现在哪家人要修房造屋或者挖茅坑修池子都找他,因为他为人踏实肯干,又不偷奸耍滑,所以一个月下来也有好几百上千的进项。
夏春梅比梓箐大一岁,本来是读同一个年级一个班的,因为那次“打手”事件,梓箐直接回家,过了两年直接从五年级读。所以反倒比夏春梅高两个年纪。不过夏春梅刚刚上初中一年级听说就跟某男生打的火热,跟另一个女生争风吃醋,最后闹出好大的事情来。学校若不是看在这是“九年义务教育”的份上早就勒令退学了。
二婶家还有两个小家伙,小女正在读四年级,也就是梓箐刚进入任务世界时看到正在院子里玩泥糊糊的小娃。还有一个是后来梓箐开始读书后才生的。就像先前说的,他们嫌大儿有些“傻”,一心想生一个男娃,可是后来连生两个都是女儿。恰好没过几年就遇上计划生育,所有生养了子女的妇人都要去强行结扎,这倒好了,他们东躲西藏的好不容易生了一个儿子,可是二婶自己都是四十出头的人了,而最小的娃还在穿开裆裤……
梓箐想说一句,时间真是一把杀猪刀啊。
这才十来年时间,曾经所有的一切在时间是磨砺下都变得那么……云淡风轻了。
至于夏小菊,她们一直避讳的事情,梓箐后来也知道了。
听说她成了社会上的“大姐大”,进了一次“局子”,前两天通知大婶家拿钱去取人,他们觉得丢人就没有去,众人对此也讳莫如深。(未完待续。)
PS: 注1:八零年代初,新兴思潮充斥内陆,那个年代……真的很躁动,强烈的思想和视觉冲击,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建立影响真的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