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知道,老袁家最早不过是世代出仕的普通士族,一直等到袁绍高祖父一代,开始连续四代出三公级别的人物。不算这四代之前,就这四代袁家便积累了百年的声望,于是今天便可以毫不自夸称一句:“门人遍布天下”。
这便是世族,世代出赫赫人物的家族。
自文化教育产生以来,总是匮乏和不公平的。在现代,乡村和城市、城市和大城市的教育往往差距以十年为计算。在古代,这种不公平更多体现在不同阶层的资源分配上。
在官本位与官办教育一直占主导的古代社会,诸如地方豪强大族依靠财力和关系可以将子弟送往太学这些顶级的官办学府,这本就对寒门士子不公平。但是对于那些掌控权柄的执牛耳者来说,令家族子弟进入其中不过一句话的事情,甚至很多时候是理所应当很自然的事情。
这种对于优质教育资源的近乎垄断行为,加上本身还可以提供好的条件和环境,官僚士族培养下一代很容易。第一代当官,下一代念好了书有好出身和父辈的荫庇,继续当官。第三代第四代也继续这个循环。教育上的垄断连续性加上家族的传承性,便形成了的世家士族阶层。
拥有了权势,对于世家名族来说钱财土地什么的根本就不是事儿。拥有了捐奉的土地,豢养了效忠效力的门客,世家士族的势力便完全组建起来了。因为不同与先积累土地人丁的地主豪强,所以说世家名族的发家史是自上而下式的。
现在,我们再说回荆州本土两大阶层的斗争问题。
诸如蔡家、蒯家,都是出过执掌权柄的显赫人物的家族,属于荆襄名族,而且是整个荆襄士族世家的代表。而张羡,则完全代表的是荆州的宗族豪强阶层。
虽然同属统治阶级,但是世家名族和宗族豪强并不是总能尿到一个壶里。我们知道,在封建时代,有两样东西是最重要的。其一,是权力,其二,是土地!
在这里权势可以被理解为上层建筑,是政治性的东西。而土地代表了经济基础,是经济性的东西。世家士族把控了主要的权势,但是宗族豪强把控了主要的土地。一个代表的是社会体系的核心,而另一个代表的是社会的基础,这两者处于一种相对的关系。
说复杂了,这是一个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转化的问题。说简单了,就是两者相辅相成而又相互斗争的问题。
从两者相互平衡的角度出发,世家名族处于上端,握有权力的他们需要来自经济基础的支撑。宗族豪强处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