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煮干了,锅底也成功煮白了。
当时屈突寿就扣了一下锅底,然后尝了一下,真J..咸!
虽然咸中带着些涩,可无可厚非,这比那些酸酸的盐布条牛逼多了!
大海有多大,能弄出多少海盐来?
呵,这不重要,登州刺史觉得为了改善大唐人民吃盐布条的悲惨生活,为了改变登州百姓穷困潦倒的现状,本官愿意把大海都给煮了!
所以,原本决定的二十里盐场在屈突寿的软磨硬泡和人手保证下,成功扩张了一倍!
原本刘仁轨对屈突寿的提议是拒绝的,挣钱的门道辣么多,为什么要死磕盐场?
可后来一想,一个盐场是建,两个盐场也是建。
双方约好,多弄点人,先建第一个盐场,然后建立第二个盐场后,登州刺史府和海军开始了第一次战略合作。
正月初二,整个大唐的官员们都已经放了假,唯独登州除外。
这一天,第一个盐场终于建成了。
三十个村子,前前后后投入了将近两千人力,这么多天还搞不出一个盐场来,那怕不知道效率到底有多低下。
建好的盐场,看上去有些像梯田,但高低落差没有那么大。池埂高约半尺,围成一个个方形池,面积从上到下每个方池边长八步。滩池由上而下逐个挖低,落差3寸,上下池之间开有池门,用以向下流水。底池下筑坨台,刘仁轨手里的施工图上标注着两个字“盐坨”,以备储盐。滩池周围挖三面大沟,谓之盐沟,以备纳潮储水。向海一面的是沟堤,开一水门,设闸以备启闭。其外建有“潮沟”,直通于海,用以引潮入沟,备盐沟纳潮用。
盐滩的底部早已不是原有的沙泥,而是将池内泥土挖松,晾干,再放入海水泡稀,让工人赤脚在池内将池踩匀,用刮板刮平底池,然后将池内海水排出晾干,用光礅压实压平。
说到底,工序不复杂,取材也大多就地,不然二十里长,一里地宽的盐池也不可能几天就建成。
盐池的建成,对于屈突寿和登州参与建设的渔民来说是极大的鼓舞。
尤其是渔民们,他们可曾听说过只要盐池建成了,会招募些工人在盐场做工!月薪虽然暂时定不下来,但是,一吊钱是肯定有的。
那可是一吊钱,能买多少糙米?
不知道的,请回到前面的章节计算一下!
刘某人对屈突寿放出去的话没有啥异议,这本就是二人商议好的内容。只是,当日刘仁轨并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