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司其职不停工作。
无数机器人在旁边协助,有些专干简单的重力活,有些专司检测工作
在遥控指挥下,有条不紊地进行。
有了固定的建筑标准,有了精准的仪器测量,有了及时纠正的警示装置,从未从事过建筑行当的矿工们,也能轻松应付。
内墙,已经修建到离地30米高处。
中间,分隔出无数大格子,部分铺上了盖板。
从没有封口的往下看,直达地底无隔板,估计是用于生产或生活废弃物排放。
牧良2人,跑进附近的临时指挥室,请工作人员打开全息模型图,听完讲解后,终于有了大致的了解。
根据介绍,这是一处,充分利用火星资源的太空基地。
北段崖壁,地处新火山形成区边缘。
地下2公里,就可以贯通正在缓慢上涌的岩浆,为整个基地提供持续的保温地热。
根据预测,新火山将于千年后喷发,安全根本不成问题。
南段崖壁,已有惊喜发现。
一处较大的地下水源被探明,能够为3000人提供10年的循环用水,为太空基地解决了最大的难题。
建成后,整个基地顶端,全部是间隔的环形玻璃罩。
里面,将大量种植果树、蔬菜,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同时,还会尝试在室外种植耐严寒植物,检验这个寒冷星球植物生存的底线。
尽最大努力,促进生态循环,改善居住条件。
2个紧盯模型立体图,着实惊叹于地星总署的大手笔。
即使是受限的生机,也足以证明外星科技的强大力量。
如果有一天,耐寒耐旱植物,顽强生长在火星的土地上,进而改变空气含量,推动气候变化,增厚稀薄大气层,逐渐形成温室效应。
再通过人工干预地壳运动,运送大量海水孕育生物,最后重建火星生态架构,那将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啊。
这是工作人员,给出的终极幻想。
虽说实施起来困难重重,但至少在理论上,能够站住脚,并不排除它成为现实的可能性。
想起地星人类探测太阳系的艰难困苦,征服荒芜星球的挫折无奈,牧良心里很不是滋味。
科技代表实力,实力等于能力,能力等同权力。
残酷的自然法则,决定了生物圈的食物链条,站在顶端的动植物,可以傲视种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