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阁 > 历史军事 > 白话第一编年史 > 卷二 周纪二(2)

卷二 周纪二(2)(3 / 1)

十九年。秦商鞅在咸阳筑翼阕宫廷。并迁都于此。并下令百姓父子兄弟不可同室而居。划设数乡为一县。各县置令丞。共设三十一县。废井田,开阡陌。统一度量衡。

秦魏在彤地相遇。

赵成侯薨。公子纩与太子争立。失败奔韩。

二十一年,秦商鞅颁布赋税之法。

二十二年,赵国的公子范起兵袭击邯郸,兵败而死。

二十三年,齐国杀其大夫牟。

鲁康公薨、子景公立、

卫公贬号为侯,服属三晋。

二十五年,诸侯大会京师。

二十六年,周王加封秦侯伯号、诸侯都称贺。

秦孝公使公子少官与诸侯在逢泽会师以朝周王。

二十八年。魏国的庞涓伐韩。韩国向齐国求救。齐威王召集大臣计谋说:“是早救好还是晚救好呢?”

成侯说:“不如不救。”

田忌说:“不救,则韩国将要并入于魏国了。不如早救。”

孙膑说:“韩魏之兵未疲而我救之,是以我之兵代韩受过。反而要听命于韩国了。况且这次魏国有破国之志,若韩国亡,则魏国将东面而击齐了。我们应当和韩国深相结纳,但却不要急着和魏国交战。这样我们就可以一举两得,名与利都有了。

齐王说:”很好。“

于是许诺出兵,送走了韩使。

韩国因为有了齐国做靠山,拼死守城。无战不胜。东向委国于齐。齐国因此起兵。使田忌,田婴,田盼为将,孙膑为军师,救韩。大军直扑魏国的首都。庞涓听说,只好放弃攻韩,转身回救。

魏国内也发大兵,以太子申为将,迎击齐军,

孙子对田忌说:“三晋之兵素来强悍好战,看不起齐军的怯弱。懂得作战的人,善于因势利导。兵法说,百里而趋利者,蹶上将。五十里而趋利者,军半至。”于是命齐军初入魏地时,埋下十万眼锅灶。第二天,改为五万眼锅灶。又过了一天,改为二万眼。庞涓一连跟了三天,见齐军的锅灶一天天减少,大喜,说:“我就知道齐国人素来怯战。这才进入我国三天,士卒就已逃亡过半了。“于是就放弃步兵,只与其精锐倍日并进,

孙子考虑他的行程,当晚可到马陵道。马陵道狭小而周围多险隘。孙子令人在一棵大树上砍去一片树皮,在上面写上“庞涓死于此树下”,令齐兵弓弩手伏于马陵道旁。到傍晚见树下举起火把时万弩齐发。到了傍晚,庞涓果然赶到马陵道。见树上白书,使人举火照看。未及看完,四下已是万弩齐发。魏军大乱。庞涓见状,知道智穷计尽,叹息道:”想不到竟因此而成小子之名。“说完挥剑自杀。

齐军乘胜进攻,大破魏师。虏太子申。

成侯素忌田忌。使人怀十金在市上卜卦,假说我是田忌的人,我为将三战三胜,将要行大事,可以吗?”等这个求卦的人出来,派人捉住他,献给齐王。田忌不能自明,因帅家甲攻临淄,以求捉到成侯。攻城不克,出奔于楚国。

二十九年。卫鞅对秦孝公说:“秦国与魏国之间的关系,就如同人有腹心之疾,不是魏并秦,就是秦并魏。为什么这么说呢?魏国居于嶺阨之西,都城是安邑。与秦国隔河相望。但却独据山东之利。形势有利了则西侵秦,形势不利则可以东收地利。如今因为君王贤圣,国家赖以强盛。而魏国往年大败于齐,诸侯背叛。我们正好因此时伐魏,魏国一定力不能支,定会东迁。然后秦国就可以占据山河之固,东向以制诸侯。这可是帝王之业。”孝公听从他的建议,使他将兵伐魏。魏国使公子卬领兵拒敌。两军相距,卫鞅使人给公子卬送去一封书信,信上说:“我当初与公子交好,如今两国为将,不忍相攻,愿与公子相约会盟,欢饮罢兵,以安秦魏之民。”

公子卬不知是计,欣然答应前往会盟。卫鞅伏甲士袭虏公子卬。然后挥军攻打魏军。大破魏军。魏惠王大恐,遣使献河西之地以求和。因此离开安邑,迁都大梁。这时才叹息说:“我好悔恨当初不用公叔之言了。”

秦国封卫鞅商於之地十五邑。号为商君。

齐赵伐魏。

楚宣王薨。子威王立。

三十一年。秦孝公薨。子惠文王立。公子虔之徒告商鞅谋反。派出官吏抓捕商鞅。商鞅逃到魏国。魏人不接纳他,又将他赶回秦国。商鞅只好带着手下返回商於,发兵攻击郑地。秦派大军围捕,捉到商鞅,车裂以殉。尽灭其家。起初,商君为秦相,用法严酷。曾经临渭问囚,渭水都被血水染红。为相十年,人们大都怨恨他。曾有赵良去见商君。商君问:“先生看我治理秦国与五羖大夫比起来,谁最贤能?”

赵良说:“众人交口称赞,不如一个人说一句真话。我想说几句真话,但请先生不要发怒而杀我,好吗?”

商君说:“好吧。”

赵良说:“五羖大夫,是荆蛮之地的平民百姓,穆公将他在牛口之下举到众百姓之上,秦国人上下谁也比不上。相秦六七年,而东伐郑,三置晋君,一救荆祸。他为相的时候,劳不坐乘,暑不张盖。在国中行走,不随车乘,不操干戈。五羖大夫死,秦国男女痛哭流涕,童子停止唱歌谣,正在劳作的人都停下来默哀。而如今先生,因嬖人景监而进,从政的时候,凌虐公族,残害百姓,公子虔闭门不出已八九年了。先生又杀祝怀而黥公孙贾,诗经说得人者昌,失人者亡。通过这几点,说明先生非能得人。先生出行,前呼后拥,戈甲林立,一物不具,先生就不会出行。周书说,恃德者昌,恃力者亡。你的一切作为不是恃德,而是恃力。你现在已经危若朝露,却还不思悔过,贪食商於之禄,流连秦国的权力,积蓄百姓对你的愤恨。秦王一旦捐弃宾客而不再立朝,秦国能收取你的性命的人你以为只是少数吗?”

商君不能听从他的劝告,过了五个月,大难就到来了。

三十二年。韩国申不害卒。

三十三年。

邹人孟轲见魏惠王。魏王说:“先生,不远千里而来,有什么对我国有利的建议吗?”

孟子说:“君王何必谈论利,不过是仁义而已。君王说什么可以对我国有利,大夫说什么对我家有利,士庶人说什么对我本身有利,举国上下都以求利为原则,国家就危险了。没有人因为仁爱而忘了他的亲人,也没有人因为尚义而把国家的利益放在后面。“魏王说:”好。“

当初,孟子拜子思为老师,向他问起牧民之道何者为先,子思说:”以利为先。“

孟子说:”君子教民当以仁义为先,何必拿利来引诱他们呢?“

子思说:”仁义就是利的体现,为上者不仁则为下者不得其所。为上者不义,则为下者争饰诈非,这才是真正的不利。所以仁义就在利中。易上说,利是义的体现,又说,利可以用来安身,以光大美德。”

司马光说:其实孟子和子思的话是一样的,只有仁者才知道仁义为利的大处。不仁义的人是不知道的。因此孟子见梁王,只说仁义而不提利字。是因为对话的人不同而已。

三十四年。秦伐韩,攻拔宜阳。

三十五年,齐王魏王相会于徐州,互相称王。

韩昭侯作高门。屈宜臼说:“君王必定不能走出此门。为什么?此门修的不是时候。往年君王得时的时候不修高门,去年秦人攻拔宜阳,今年天下大旱,君王不因此时急民众之急,而修此无用之门,这不是不知时宜吗?”

越王无疆伐齐。齐王使人前去游说,说以伐齐不如伐楚之利,越王遂伐楚,被楚国人打败了,楚国人乘胜尽取吴国故地。东至于浙江。越国因此散败,诸公族争立,或为王,或称君,散居海上,宾服于楚国。

三十六年。楚王伐齐围徐州。

韩国高门成。韩昭侯薨。子宣惠王立。

当初,洛阳人苏秦向秦王说以兼并天下之术,秦王不能用。苏秦就去见燕文公,说:“燕国之所以不犯寇,不被兵甲,是因为有赵国在南面做屏障。秦国攻燕,将战于千里之外,赵国攻燕,战于百里之内。一旦赵国疲破,则燕国危险了。为了常保安宁,大王应该与赵国从亲,如果天下诸侯抱成一团,燕国就可以常保安宁了。”燕文公听从了他的建议,资助他车马资费,前去说服赵肃侯。苏秦见了赵肃侯,说:“当今之世,山东数国,最强者莫过于赵,秦国所害者也莫过于赵。然而秦国不敢举兵伐赵是因为害怕韩魏在其后牵制啊。秦国攻打韩魏,没有名山大川可做屏障,时间长了就会被蚕食殆尽。如果韩魏不支,就会入臣于秦。秦国没有了韩魏的牵制,就会移兵向赵了。臣根据天下地图分析,诸侯之地,五倍于秦。估计诸侯的兵力,合起来十倍于秦。假如六国合一,并力攻秦,秦国必破无疑。那些以连衡之计游说诸侯的人,都劝说君王割地送秦,秦国得了好处,他们也会身得富贵。他们却不管国家日受秦患只是日夜以秦国的强大来恐吓君王,务求割地。岂不知诸侯之地有限,而秦国的欲求无止啊,总有被割尽的时候,愿大王熟思。窃为大王计,不如联合韩魏齐楚燕,大家从亲以畔秦。令天下将相在洹水会盟订约,秦国攻打一国,则五国各出锐师,或阻之,或救之。有不如约者,五国并伐之。诸侯从亲以摈秦。秦甲必不能出函谷关以害山东。”

肃侯大喜,厚待苏秦。尊崇厚赐他。使他前去约会诸侯。

当时正好秦国使犀首伐魏,大败魏兵四万余人。擒其将军龙贾。攻取雕阴。而且将要向东进兵。苏秦恐秦兵至赵而破坏从约,考虑没有可使用于秦国的人,于是假装激怒张仪,使他入秦。

最新小说: 丞相二千金的强势逆袭 盛宠皇妃 三国:没想到吧,你岳父我是曹操 替宋 穿书之反派自救指南 九岁的我制霸了大唐 秋曳落梧桐 开局绑架太平,我守捉三十年 天下第一逆贼 我在古代发家致富